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iè

解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孙良受封于解邑,其子孙于是以采邑作为姓氏,成为解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氏。解,地名,在河东,居住者以解为姓。三是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复姓解毗氏,后改为单姓解。

解姓发源于河东地区。两汉以前,解姓有落籍于平阳郡、雁门郡者。两汉之际,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散居开来。晋永嘉乱后,解姓避乱南迁至今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北魏汉化改革时少数民族解姓壮大了解姓家族。两宋时期,解姓逐渐播迁于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南方省份。宋末元初,解姓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发展生息。明初,解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明中叶以后,解姓有播迁台湾者。清康乾年间以后,有河北、山东解姓闯关东进入东三省。如今,解姓尤以河北、辽宁、河南等省为多。

解姓历史人物有解处中,五代时南唐画家,为李煜翰林司艺。擅长画竹,尤其喜欢画雪中的竹子,经常冒着风雪到野外写生。人们对他所画的竹子评价甚高。解缙,明代翰林学士,洪武年间进士。曾上书万言,针砭时弊,得到皇帝赏识升迁为御史。他主编的《永乐大典》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一部百科全书。

解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七十四位。


唐叔虞子良食采于解,因以为氏。(见《万姓统谱》)

晋大夫解扬、解猎之后,其先食采于解,氏焉。(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地名,在河东,因地为姓,故晋国多解氏。(见《姓氏急就篇注》)

▲<春秋晋>解狐。<梁>解倩,画家。<明>解缙,吉水人,翰林学士。


现行较罕见姓,今甘肃之舟曲、云南之马关有分布。舟曲等县公安局提供; 《姓氏词典》 引王述及《新编注音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一音xiè;又音jiě;或音sài,皆为姓。

猜你喜欢

  • 番吾

    读音:Pówú【源】 战国赵烈侯时番吾君之后(17,62)。番吾,故城在今河北磁县,当以地为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以封地为姓氏。‘ (战国)赵烈侯时番吾君之后。’ ( 《姓

  • 瑚玉魯

    读音:Húyùlǔ【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shì【源】 ①相传黄帝臣大封之玄孙世吾为司马,其后以名为氏(60,62)。 ②春秋时宋父周生世子(唐太宗以前,帝王及诸侯称嫡系长子为世子,后为避李世民之名讳,改称为太子)胜,其后或以为氏(60

  • 茨布

    读音:Cíbù【源】 彝族姓(375)。

  • 读音:Cān【源】 见《姓苑》(15,21,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姓氏词典》据《姓苑》注云: “出自 ‘骖乘’。骖乘,古代乘车在车右陪乘的人。”

  • 俟亥

    读音:Sìhài【源】 俟亥氏为匈奴别种,见《北齐书》(27)。【变】 后改为亥氏(27,7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俟亥之为亥。”《姓氏词典》据《魏书·官氏

  • 读音:xíng【源】 ①出自古刑官之后(60,62)。②春秋时刺客豫让,为智伯复仇,改姓名为刑人(16)。③汉时匈奴姓。用事贵人刑未央是也,见《汉书》(17,60)。【望】 五台(17,418)。【布

  • 读音:bó【源】 亳,商汤时都城(亦称南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东南),支庶以为氏(17)。亳,古都邑名,其地有三,南亳、北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40里)、西亳(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故亳氏系以地名为氏(

  • 霍羅

    读音:Huòluó【综】 清满洲人姓。霍罗色尔固善,清满洲镶白旗人,同治中历任察哈尔副都统盛京副都统(254)。

  • 读音:Cū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云南凤庆(旧名顺宁)(241)、台湾澎湖(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