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īng

【源】 ①系自偃姓。皋陶之裔仲甄封于英(故城在今安徽英山东北),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7,11, 12,17)。②清满洲八旗姓萨克察氏后改为英氏(180)。③锡伯族英图里氏汉姓为英(433)。【望】晋陵(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英秉臣,宋时洪州人,登科(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度及平邑、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景谷等地有分布。汉、藏、锡伯等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偃姓,皋陶之后。以国为氏。” 《姓氏考略》 注引 《姓谱》 亦云: “出自偃姓,皋陶之后。封国於英,子孙以国为氏。” 望出晋陵。古英国,春秋时属楚,其地在今安徽之英山县东北。②锡伯族之英姓,则由英都哩氏所改。盖取 “英都哩” 之首音谐以汉字“” 而以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汉代有英布,九江王; 宋代有英秉臣; 明代有英文受,永乐举人; 又有英继善,洪熙举人,任知县。

猜你喜欢

  • 九庫塔

    读音:Jiǔkùtǎ《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满族姓,清顺治时内大臣努山,姓此氏。”

  • 毛渾

    读音:Máohún【源】 相传古帝祝融之子毛浑之后(6)。 【它】张澍考证,祝融之子无毛浑(26)。《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 《元和姓纂》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祝融子毛浑之后。”未详其他。

  • 读音:Jí《姓氏词典》引 《魏书》并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北魏有诘归之。”未详其源。

  • 默爾奇斯

    读音:Mòěrqísī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史·太祖纪》载: “帝征托克托及库楚类汗时,卫喇特部等遇太祖前锋,不战而降,因用为向导,至雅尔达实河讨默尔奇斯部,灭之。” 《

  • 阿芒

    读音:A-máng【综】 佤族姓。阿芒为云南西盟管木鼓房之佤族官名,后裔遂以官名为姓(150,159,160)。亦作〔阿米昂〕(160)。

  • 读音:póu【源】 ①汉时已有裒氏,见汉《叔孙敖碑》(60,62)。②北魏时改达勃氏为裒氏,见《魏书·官氏志》(7,11,60,62)。一说,改为褒。古时裒、褒相通(70)。③五代时宁都人裒愉,本姓哀

  • 依羅

    读音:Yíluó【源】 西夏人姓(240)。

  • 者舌

    读音:Zhěshé【源】 破落那、者舌等系汉时西域小国、曾遣使朝贡,是以国为氏,见《北史》(60,62)。一说,汉时西域康居国人,朝贡北魏者有此姓,见《世本》(7,12,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

  • 子人

    读音:zǐ rén【源】 系自姬姓。郑穆公之弟语,字子人,为大夫,其孙九,以王父字为氏(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郑子人九之后也,亦为子氏。”

  • 读音:Yú【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苏高淳(305)、武进(314)、江西宁都(280),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吉安、山西之太原及运城等地有分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