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
【音】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362)、山西绛县(324)、山东沂水(332)、新泰(359)、台湾苗栗(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老河口,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长治、阳泉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黄骅等县公安局提供。《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未详其源。
【音】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362)、山西绛县(324)、山东沂水(332)、新泰(359)、台湾苗栗(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老河口,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长治、阳泉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黄骅等县公安局提供。《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Lúhānà【综】元时蒙古人姓(33)。
读音:Hàmílǐ【综】 元时人姓。札牙进,哈迷里氏,元至正中任吴江州达鲁花赤,见《姑苏志》、《嘉靖吴江县志》(399)。
读音:Wùnǚ【综】 西夏人姓。亦作〔兀泥〕(240)。
读音:Wēnd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九派,出讷殷江、绥分、黄泥洼、浑春、沾、马察、瓦尔喀、吴苏里、苏仑里乌喇、倭济、吉阳、阿库里、沙济城、讷殷、瑚秦村、长白山、吉林乌拉、苏完、嫩河等地(23,6
读音:hé guān賨人,以鹖冠为姓。(见《风俗通》)亦作褐冠氏。
读音:Huǎnghedān【源】 元时人姓(57)。【变】 ①亦作〔晃合坛〕(57)、〔晃忽摊〕、〔晃兀摊〕(13)、〔鸿和坦〕、〔哈坦〕(24)、〔儿合丹〕(61)。②晃答豁儿,元太祖时为火儿赤(官
读音:Húxīhǎlǐ【源】①清满洲八旗姓。瑚锡哈哩为地名,以地为氏(23)。凡六派,出瑚锡哈哩、卦勒察、伊兰费尔塔哈村、宁古塔、沈阳、吉林乌喇等地(23,63,180,260)。②锡伯族有胡西哈里氏
读音:chī【源】①周有絺邑,以邑为氏(24,60)。或,絺为春秋时晋大夫食邑(故城在今河南沁阳西南),因氏(17)。②周武王时司寇苏忿生之后,见《姓谱》(17)。【变】与郗同(17)。【望】晋阳(1
读音:Zō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甘肃永昌(392)、台湾台中(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èngshí【源】 系自子姓。正时氏后分为正氏、时氏,见《姓氏考略》(60,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