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ài

能姓出自春秋时期的熊姓。熊挚,本该被立为楚国的君主,但由于残疾,不能立为王,于是就把他封于夔(今湖北秭归东),后楚国以夔国不祭祀祖先为由,灭掉了夔国。后人为避免株连,就去掉熊下四点,改为能姓。

能姓历史人物有能自宣,宋朝人。相传其医术高超,当时人称他为“国手”。

能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八十六位。


【音】 能氏有Nài、Néng、Xióng三音,且源出不同,参见能(Néng)、能(Xióng)姓。【源】 源自芈姓。春秋时楚熊挚之后,避难改为能氏(6,7,12,17,60)。【望】 华阴(17),太原(21,60,418)。【布】 湖南湘潭(373)、江苏武进(314)、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 (362)、甘肃民乐(378)、台湾台北、嘉义(64)、四川汉源(336)、纳溪、河南新郑县能庄、福建武平、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能延寿,唐时京兆尹(12,24)。能鏖,明时广西南宁人,正德中广东始兴县知县(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引 《姓苑》 云: “长广人。《状云》: ‘楚熊挚之后,避难改为能氏。’” 《续通志·氏族略》亦注: “音 ‘耐’。熊挚之后,避难改为能氏。望出华阴。”此以名为氏,系出芈姓。

一音néng,亦为现行姓氏。详见该条。

唐代有能延寿,京兆尹; 宋代有能胜之,绍兴进士; 明代有能昭,永乐举人; 又有能鏖,始兴知县。

猜你喜欢

  • 读音:Sūn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最早的一支来源于西周皇族。据说周文王第八子姬叔先被封于康, 后又移封于卫, 故史称卫康叔。他的八世孙卫武公生惠孙, 惠孙的孙子武仲为了纪念祖父, 就以祖父的字为姓氏,

  • 汿

    读音:Xù/Shiuh,Syu【综】 据《集韵》载,沀,音叙,姓也。然《正字通》载,古今无沀姓,当即汿字,从水与从氵一也(63,80)。

  • 读音:chuǎn【源】 ①春秋时郑大夫驷歂之后,见《姓考》(17,62)。②春秋时鲁大夫歂孙之后(7,11)。③舜后有歂氏,见《路史》(60,62)。【变】 亦作颛(60,62)。【布】 大陆南方有此

  • 读音:Dǎng党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西羌姓。党项羌族为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其后人以族号为姓氏。二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后代。三是传说为夏后氏夏禹的后代。党姓多源,在先秦时已广泛分布于晋(今山西

  • 读音:Kè/Keh【综】源出不详,江西吉水曾有此姓,见《江西通志稿》(433)。

  • 勒滔

    读音:Lètāo【综】 景颇族姓。世居云南陇川邦瓦寨,属载瓦支系,汉姓为痛(168)。

  • 明嘎特

    读音:Mínggātè【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318)。

  • 读音:Niè【源】①聂,卫邑(故城在今山东聊城),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此,因氏(6,7,12,17,60)。又,《广韵》、《韵谱》、《姓解》、《姓氏急就篇》等均作楚大夫食采于聂,必误。楚大夫有摄叔,无聂

  • 祝固

    读音:Zhùgù【源】 ①春秋时卫公族之后,见《姓考》(17)。②春秋时晋有祝固氏(6)。【人】 祝固舒,汉功臣(6)。《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考》注云: “源于姬姓。‘卫公族之后’。”

  • 读音:Bā【综】 见《康熙字典》(62,80)。俗作八、叭或捌(91)。罕见姓氏。《康熙字典》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八” 云: “又写为 ‘仈’、‘叭’,或 ‘捌’。”“仈”与“八” 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