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ǐ

【源】 ①禹后有纸氏(15,60)。②北魏代北渴侯氏所改(7,9,12,17,60)。【望】 代郡(17,418)。【布】 浙江开化(310)、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沈阳、山西之太原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注称: “禹后改为纸氏。”未道其详。禹乃姒姓,故此“”当系出姒姓。②郑樵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渴侯氏改为纸氏。”

猜你喜欢

  • 斟戈

    读音:zhēn gē【源】见《姓苑》(7,60)。系自姒姓。夏时诸侯斟戈国之后(6,17,60)。 【变】一作斟灌(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姓苑》: ‘人姓。’ 一

  • 读音:Mì【音】 亦音Mì(91)。【源】 见《姓苑》(15,63)及《新编千家姓》(73,91)。【布】 大陆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晋中地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山西人口

  • 軍車

    读音:Jūnchē【源】 代北复姓有军车氏(6,7,12,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 多于

    读音:Duōyú【源】 见《姓苑》(9,11,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 《姓苑》,未详其源。后或有改为单字姓“多”者,参见“多”条。

  • 子强

    读音:zǐ qiáng【源】 春秋时郑国、卫国公族中均有子强氏,见《路史》(17,62)。《姓氏词典》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即子彊氏。源于姬姓,春秋时郑、卫公族并有子强氏。”“强”、“

  • 读音:bìng【音】 又音柄(Bìng)(17)。【源】 战国时赵侯支庶食采于并邑(故城在今山西太原),后因氏,见《姓考》(17)。亦见《姓苑》(15,21,60)。【变】 一作〔並〕(91)。【望】

  • 读音:Xīn【源】见《中国姓氏集》(62)、《集韵》(63)。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Zhǎn【源】 见《姓苑》(9)。或系辗迟氏所改(62)。《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 鍼巫

    读音:qián wū【源】 春秋时鲁大夫有鍼巫氏(7,24,60,62)。【变】 后改为鍼氏(7,24)。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左传》注云: “鲁大夫有鍼巫氏。”

  • 读音:yǒu【源】 ①相传黄帝之25子中得姓者14人,其中有酉姓,见《世本》(9,11,12,17)。②伏羲之裔分王黔中酉阳(故城在今四川酉阳北),后因氏,见《姓考》(17,60)。【变】 或作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