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óu【源】 见《姓觿》(17)。《左传·昭公元年》,莒务娄、瞀胡及公子灭明以大庞与常仪靡奔齐(86)。【望】高密(17,418)。罕见姓氏。《康熙字典》收载,其注云: “又,姓。《左传》莒
读音:dài【源】 见《姓苑》(15,21,63)。【布】 江苏宿迁(62)、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新疆伊吾(370)等地均有此姓。待,(见《姓苑》)
读音:Yānzhǐjídǎ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元至正时中书右丞相别儿怯不花,姓此氏。”疑或作“燕只吉台”。
读音:Yáng shé羊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春秋时,晋靖侯之后突食邑于羊舌等地,称为羊舌大夫,其子孙于是以邑命姓。二是古代有人名李果,别人偷杀羊,将羊头送给他,他把羊头埋在地下。后偷窃事
读音:hú fēi【源】 系自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为胡非氏,见《风俗通》(1,6,12,17,60)。【人】 胡非子,战国时人,著有《胡非子》三篇(6,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读音:wù【源】 ①相传为高阳氏不才之子梼杌之后(60,62)。②春秋时楚国梼杌之后(7,12,60)。梼杌,恶兽之名,故以为号,后以为氏(12,60)。【望】 楚郡(17,418)。【变】 俗作恶(
读音:bā lì【源】 党项部有把利氏族,见《唐书》(11,60,62)。【变】 后改为把氏(62)。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唐书》云: “党项部庆州有把利族一。”
读音:Mǎlāsīlāxī'ān高山族姓氏。为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本意为 “磨刀霍霍”之意。此以 (战)事为氏。相传布嫩人打败泰雅尔人,有人主张血洗村里的妇婴,遭到布嫩头目反对。头目磨刀
读音:fēi【源】 系自嬴姓。舜臣伯益之裔非子之后(8,17,60)。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 云: “伯益非子之后。”一云即 “非”,系出赢姓,或为非氏之分
读音:Bìlǔ《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乾隆时四川总督鄂辉,姓此氏。”(按: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弼噜”氏之别译,参见 “弼噜”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