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王孫

王孫

读音:Wángsūn

【源】 ①系自姬姓。出自周王之孙,仕诸侯者,吴有王孙雒,齐有王孙挥,皆别为王孙氏(7,60,62)。②周大夫王孙满之后。满为周顷王之孙(12,60,62)。③春秋时楚平王之孙,有王孙氏,《史记》中王孙腾、王孙燕是也,见《姓考》(17)。一说,楚大夫申包胥亦姓王孙氏(60,62)。④伍子胥托其子于齐国之鲍氏,为王孙氏(7,60,62)。【望】 河南(17,418)。【变】 王孙贾之子改为贾孙氏(11)。【人】 王孙贾,春秋时卫大夫(6,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姬姓。周大夫王孙满之后。满,顷王孙也。”此以爵系为氏,系出姬姓。(按: 《姓氏考略》 引 《通志·氏族略》注云: “出自周王之孙仕诸侯者,别为王孙氏。吴有王孙雒、齐有王孙挥,而顷王之后王孙贾之子王孙齐,谥昭子,皆以为氏。”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 皆从之。姑引录以备考。) 《姓氏考略》 注云: “伍子胥托其子于齐鲍氏为王孙氏。”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 “吴将伐齐。越子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吴人皆喜。唯子胥惧,曰: ‘是豢吴也夫!’ ……使于齐,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 此则系出伍姓。③其又注云: “申包胥亦氏王孙。” 包胥乃楚君蚡冒之后。故此当系出芈姓。

春秋时卫有王孙贾,吴有王孙雒(按: 雒,或作“”); 汉代有王孙庆、王孙大卿; 明代有王孙兰。

猜你喜欢

  • 读音:zūn【源】 古帝太昊时诸侯尊卢氏之后,见《风俗通》(1,6,9,12,17)。【望】 宛邱(17,418)。【布】 北京、沈阳(91)、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尊德,明时

  • 太連

    读音:Tàilián《姓氏词典》收载。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高车姓。后改为连氏。” (按: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未见“太连”氏。姑收录以备考。)

  • 读音:láng【源】 春秋时齐大夫琅过之后(17,62)。亦见《姓苑》(6,7,12,15)。【望】 齐郡(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

  • 读音:zhǐ后魏渴侯氏改为纸氏。(见《魏书·官氏志》)

  • 祖辛

    读音:Zǔxī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布爾圖

    读音:Bùěr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一作克西克腾)(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sà出自代北萨孤氏。西域亦有萨氏。徙闽。(见《明史》)萨琦,字延圭,闽县人,宣德中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见《万姓统谱》)本答失蛮氏,祖父留镇云代,遂为雁门人。(见《元诗选·萨都刺小传》)

  • 拉海

    读音:Lāhǎi【综】 黎族姓。海南东方的拉海氏,汉姓为邢,海南崖县的拉海氏,汉姓为董(221)。

  • 公斂

    读音:Gōngliǎn【源】 春秋时鲁国公敛阳,字处父,其后有公敛氏(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 云: “鲁公敛阳字处父之后。”《万姓统谱

  • 精吉集

    读音:Jīngjíjí【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