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盧
【源】 见《姓苑》(60,62)。以剑名为姓(60,62)。湛卢宝剑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在福建松溪南湛卢山中所铸。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注云:“以剑为姓。”《姓氏词典》称:“湛卢,古剑名,以其湛湛然黑色,取名。”《中国姓氏大全》则称:“古代有宝剑名湛卢,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在湛卢山(今福建松溪县南)所铸,后人以此为氏。”
【源】 见《姓苑》(60,62)。以剑名为姓(60,62)。湛卢宝剑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在福建松溪南湛卢山中所铸。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注云:“以剑为姓。”《姓氏词典》称:“湛卢,古剑名,以其湛湛然黑色,取名。”《中国姓氏大全》则称:“古代有宝剑名湛卢,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在湛卢山(今福建松溪县南)所铸,后人以此为氏。”
读音:Lǎzhǔn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收载,原意为 “鹰”,汉姓为 “张”。本汉人融入阿昌族。
读音:Wèngjílá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瓮吉刺歹氏(13)。疑即弘吉剌氏。【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翁吉喇特〕(24)。
读音:Duǒérzhī《姓氏考略》引《明史》收载,其注云:“又作朵尔只氏。明有朵儿只·伯。”
读音:Huíhé《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云: “即回纥氏。唐有迴纥婆闰。”
读音:Gēmài《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uǒ【源】①同琐(17,60)。②回族姓(380)。【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锁政,宋时遂宁人,政和进士(15,17)。锁住,明时忠州人,洪武中湖南临湘县知县(15,21)。现行较罕见
读音:Níshú《姓氏词典》引 《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泥孰·匐、泥孰·啜、泥孰·莫贺设。”未详其源。
读音:Chūtiēduō【综】 藏族姓(房名)。四川阿坝州南坪、平武等地均有此姓,汉姓为杜(249)。
读音:Qú相传璩姓源于古代的一种饰品。璩为古人佩戴的一种耳环。璩姓与琚、蘧、遽三姓同源,并存于世。如今琚、璩、蘧、遽四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西、湖南、安徽、福建等省。璩姓历史人物有璩伯昆,明代桐
读音:Sīwén【综】 《汉逢童子碑阴》上有司文叔盛(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