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ēn

【源】 系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应侯之后有深氏(17,60,62)。应,周时国,故城在今河南宝丰西南。亦见《姓苑》(15,21)。【布】 浙江江山(325)、河北三河(285)、山东新泰(359)、湖北钟祥(388)、台湾苗栗(68,261)、黑龙江等地均有此姓。【人】 深訾,宋时朝散郎(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应侯之后有深氏。”关於“应侯”,说解颇为分歧: 《姓氏词典》 注云:“应,古国名,始封君为周武王之子。故址在今河南鲁山东。” 《中国姓氏大全》 则云: “应侯,即战国时魏国人范雎,曾为秦相。” (按: 雎,当作 “”。形似而误。史无“范雎”)。仅录供参考。

宋代有深訾,朝散郎。

猜你喜欢

  • 伊墨特

    读音:Yīmò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达赉之妻为伊墨特氏(260)。

  • 读音:Shēn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据说祝融之后分为八姓,莘为其中之一。二是古有莘国,商汤就娶了有莘氏的女儿,其后代就以莘为姓氏。今山东、四川、安徽、浙江是莘氏族人主要的分布区域。莘姓历史人物

  • 读音:Chéng【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浙江义乌(277)、广西马山(346)、河南洛宁(294)、淮阳(299)、巩县(301)、安徽淮南(362)、山东新泰(359)、滨县、河北卢

  • 思結

    读音:Sījié【源】 隋唐时回纥外九族第六姓是思结氏(17,60,421)。【人】 思结归国,唐时卢山都督,见《唐书·王君奂传》(21)。历史上回纥族姓氏。为回纥九姓之一。《姓氏考略》收载,其据

  • 舒隆烏魯

    读音:Shūlóngwūlǔ【源】 清时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姓(429)。

  • 巧歹

    读音:Qiǎodǎi【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 读音:Là【综】 源出不详。今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浙江余姚(389)、台湾花莲、台中(68,261)、陕西安康、北京、甘肃、江苏等地均有此姓。《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不

  • 读音:shén【源】 ①神农氏之后,见《风俗通》(1,6,9,12,17)。神农氏裔榆罔失帝位,子孙遂以神为氏,见《丹徒县志》(60,62)。②黄帝臣有神皇直,与力牧等讨蚩尤者,神氏宜出此(1)。【望

  • 公都

    读音:gōng dū【源】 春秋时楚国公子田,食采于都邑,其后因氏,见《广韵》(17,60,62)。【望】 楚郡(17,62),鲁郡(418)。【人】 公都子,周时人,见《孟子》(21)。历史上罕见复

  • 廣佳喇

    读音:Guǎngjiā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叶赫、吉林乌拉等地(23,63,180,260)。源出金时女真人弘吉刺氏(23)。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金代女真族姓,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