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
【源】 见《姓苑》(15,21)。或居于汶水(今山东境)旁者以水名为氏,如济氏、淮氏之类(60,62)。【布】 陕西眉县(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长治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引清张澍之论云: “居于汶水者,指汶为姓,如济氏、淮氏之类。”汶河在今山东境内,其流有三: 或入济,或入潍,或入沂。
【源】 见《姓苑》(15,21)。或居于汶水(今山东境)旁者以水名为氏,如济氏、淮氏之类(60,62)。【布】 陕西眉县(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长治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引清张澍之论云: “居于汶水者,指汶为姓,如济氏、淮氏之类。”汶河在今山东境内,其流有三: 或入济,或入潍,或入沂。
读音:gōng huá鲁季孙之族。(见《史记》)
读音:Wūshílán【源】 代北人姓(6,9,12,17,27)。【变】 北魏时改乌石兰氏为石氏(6,12,27,60)。北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庾信之夫人原为乌石兰氏,乐陵人,系晋司徒乐陵公石苞
读音:Zhēng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其源:①其据《姓谱》注云:“以乐器为姓氏。钲,古代一种乐器,用铜制作,在行军时敲打。”②又引《姓氏考》注称:“以官名为姓氏。‘当是古代军中掌管
读音:gōng shàng与“公上”同。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谱》收载。注云:“即公上氏。”《中文大字典》引 《墨子·鲁问》: “子墨子游公尚,过於越。公尚说越王。越王大说
读音:gēng【源】 ①春秋时邾娄公(即小邾子)之后(17,60,62)。 ②商王祖庚之后有庚氏,见《姓考》(17)。③春秋时鲁地有庚宗(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庚宗亭),或以地为氏(60,62)。④满族姓
读音:mò róng【源】 见《复姓录》(12,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据《复姓录》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Jièhè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Xūn/Shiun,Syu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安徽淮南(362)、上海、四川成都(9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dú犊牧,齐人。(见《尚友录》)
读音:zhāng shāng【源】 夏禹之臣有章商氏,见《岳渎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岳渎经》 注云: “禹臣有章商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