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王
【综】 明时河南鹿邑县有东王四,官中义后卫百户(21,60,62)。
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明 (河南) 鹿邑县有东王四,官中义后卫百户。”未详其源。
【综】 明时河南鹿邑县有东王四,官中义后卫百户(21,60,62)。
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明 (河南) 鹿邑县有东王四,官中义后卫百户。”未详其源。
读音:yá【音】 又音语(Yǔ)(15,16)。【源】 系自嬴姓。秦穆公子食采于衙(故城在今陕西澄城北),亦谓之彭衙,因氏(7,9,12,15,17)。亦见《姓苑》(15)。【望】 江夏(17,418
读音:Páo/Paur,Pau【源】通鲍,见《金文编·革部》(86)。
读音:Lù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昌乐、平邑,山西之太原,河南之义马,湖北之临利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
读音:chǔ jū【源】系自曹姓。小邾子之后有楚且氏(8,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路史》 云: “小邾子后有楚且氏。”此当系出曹姓。楚且,音从《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读音:Zhǎ【源】 孟舒国之先主为霅氏,见《博物志》(60,62,63)。又,浙江湖州境内之东苕溪、西苕溪等水流入城内汇合称为霅溪,或以水名为氏。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博
读音:Xīnsūn【源】 见《姓苑》(7,9,60)。或为新氏之孙以新孙为氏,如经孙氏、牟孙氏、利孙氏之类(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初见于《姓苑》。其注云: “为新氏之孙
读音:Jiàn【音】 又音兼(Jiān)(7)。【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康叔为连属之监,其后氏焉,见《风俗通》(1,6,7,12,17)。②帝尧之子监明之后(60,62)。③系自芈姓。楚公族之后,
读音:Chìsì【源】 回纥葛逻禄部有三族,二曰炽俟,见《唐书》(60,63)。以族为氏。历史上回纥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唐书》云: “回纥葛逻禄有三族。二曰炽俟。”
读音:Pāo/Pa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Luóbā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