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
读音:Mó
【源】夷姓,见《姓考》(17)。 【布】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人】摩腾,汉时天竺人(17)。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据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未详其源。
唐代有摩会; 宋代有摩忙; 元代有摩招德。
【源】夷姓,见《姓考》(17)。 【布】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人】摩腾,汉时天竺人(17)。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据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未详其源。
唐代有摩会; 宋代有摩忙; 元代有摩招德。
读音:miǎn【源】 黄帝臣冕侯之后(17,60,62)。亦见《姓苑》(15,21)。【布】 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姓氏考略》亦载,其据《姓考》 注云: “黄帝臣冕侯之
读音:wú yǔ出自楚芈姓。(见《广韵》)
读音:guì陆终之子会乙之后。(见《风俗通》)祝融之后,妘姓所封,地在溱洧之间为郑武公所灭。(见《说文解字》)
读音:dú犊牧,齐人。(见《尚友录》)
读音:wěi sháo【源】 周成王分于鲁公有商民六族,其一为尾勺氏,见《左传》(7,12,17,60)。【人】 尾勺携,东汉尚书郎(6,2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据《左
读音:Hányàlǎ【综】 锡伯族姓。亦作〔翰雅拉〕,汉姓为韩。新疆巩留、察布查尔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Tūlǔbādǎi【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 中有秃鲁八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图鲁八歹〕(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
读音:Wùlādǎi/Ula’dai【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沙巴尔台、洪格尔苏木均有此姓(384)。
读音:Līníq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
读音:Ěrdílādí【综】 彝族姓。世居四川凉山(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