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Róng

戎姓源于子姓。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其后世子孙改“”为“”,以戎为姓。

戎姓早期主要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活动。

戎姓历史人物有戎昱,唐诗人,其诗描写多样,语言清婉,颇为感人。题材上多写边塞戎旅和秋思送别。

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二百四十八位。


【源】 ①宋微子启之后有戎氏,见《潜夫论》(17,60)。②系自姜姓。四岳之后,别为允姓,先王居檮杌于四裔,故允姓之戎,居于瓜州。春秋时秦人贪其土地,迫逐诸戎。戎子吾离附于晋,晋惠公封以南鄙之田,谓之姜戎。自吾离至驹支,常为晋附庸。其族戎津,仕晋为车右大夫,始以国为氏(7)。③戎夷,春秋时小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东南,其后有戎氏,见《氏族大全》(17,60)。④汉时乌桓部有戎姓,见《汉书》(60,242)。【望】 江陵、扶风(15,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口不多。【人】 戎赐,汉时功臣,定三秦,破项籍,封都尉、柳丘侯(12,69)。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潜夫论》载:“宋微子后。”则此当系出子姓。②本夷狄之国名,以国为氏,郑樵注云:“‘(鲁)隐公会戎于潜’之‘戎’也。杜预云:‘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望出江陵、扶风。’”③《中文大字典》注引《尚友录》云:“戎,茙姓国。齐人夷戎之后。”④《姓氏考略》据《汉书》注云:“乌桓亦有戎姓,曰戎朱廆。”

汉代有戎赐,柳丘侯;唐代有戎昱。

猜你喜欢

  • 读音:Jié【源】 见《中国姓氏集》(62)及《中华姓府》(63)。【布】 江苏武进有此姓(314)。《姓氏词典》 引 《千家姓》 收载,又作 “卩”,未详其源。

  • 读音:Juàn【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极罕见姓氏”,未详其源。或音jùn,亦为姓。姑兼收。

  • 读音:Kuò/Kuoh,Kwo【综】即阔氏。台湾台北、宜兰等地均有此姓(68,261)。

  • 錫拉薩

    读音:Xīlāsà【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白旗中有锡拉萨氏(259,260)。

  • 读音:péng【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隰朋之后,见《姓考》(17,60,62)。 ②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七十之妻为朋氏(260)。此系清满洲人姓。【布】 浙江义乌(277)、安徽淮南(362)、河北隆化(3

  • 謝資

    读音:Xièzī藏族姓氏。甘肃之天祝有分布。本部落名,以部为氏,或省改而为“谢”。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 薩拉諾忒

    读音:Sàlānuòtè【综】清驻防察哈尔正黄旗中有萨拉诺忒氏(259)。

  • 五斗

    读音:Wǔdǒu【源】 非汉族姓(60,62,63)。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夷姓。”未详其他。

  • 读音:Zhú/Jwu,Ju【综】 南北朝时宋有永兴平民灟恭期,见《宋书·褚叔度传》(86)。

  • 达步

    读音:dá bù周文帝妃达步氏,生齐王宪,茹茹人。(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