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ōng

弓姓的来源是以官职为姓氏。相传黄帝子挥因制造弧弓(即弓箭),被封于张,其后遂为弓氏和张氏,其子孙后代也以弓为姓。

弓姓历史人物有弓林,两汉之际人。建武元年,他与平陵人方望将被废为安定公的孺子刘婴在临泾(今甘肃泾川)立为天子,弓林为大司马,后被刘更始攻灭。

弓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二十四位。


【源】 ①黄帝之子挥,造弧(木弓)矢,受封于张,后有弓氏、张氏(60,62)。②春秋时鲁大夫叔弓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6,12,17)。③朝鲜族姓。【望】 太原、大梁(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万分之一。【人】 弓祉,汉时光禄勋(15,1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获鹿、辛集,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舟曲,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清远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黄帝子挥造弧矢,受封於张,后为弓氏、张氏。望出太原。”②郑樵注云: “鲁大夫叔弓之后。”叔弓为鲁宗室,其后有弓氏、弓如氏。此以鲁人名为氏。系出姬姓。

汉代有弓征、弓祉、弓林; 三国魏有弓遵; 后魏有弓翊; 唐代有弓志元; 明代有弓荩,宣德举人; 又有弓元,正德进士,任御史。

猜你喜欢

  • 本史

    读音:Běnshǐ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yù【源】 ①系自姒姓。夏禹之裔,见《姓考》(17)。②颛顼帝之孙祝融,12世孙鬻熊为周文王之师,受封于楚地鬻,因以为氏(6,7,12,15,17)。【变】 亦作粥(84)。【望】 南康(17,

  • 读音:Kàng【源】 《说文解字义证》引《物理论》:“古有邟师之刀”。此以地为氏。汉时有邟乡,故城在今河南临汝东(86)。

  • 揚孫

    读音:Yángsūn【源】 扬,春秋晋羊舌氏之邑,故城在今山西洪洞东南15里,其先食采于扬者之孙,因以为氏,如同臧孙氏(15,63,87)。【变】 《姓氏英贤传》作杨孙氏(60)。似误,扬孙、杨孙为不

  • 三伉

    读音:sān kàng【源】 ①系自子姓。周时宋微子启(商纣王之兄)之后,见《路史》(6,7,60)。②三伉为春秋时卫邑,晋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三伉,支孙因以为氏,见《风俗通》(6)。【变】 一作〔三&#

  • 句井

    读音:Gōujǐng【综】 春秋时孔子弟子有句井疆,卫人(15,21)。一说,句井疆姓句,名井疆(7,17)。亦作〔钩井〕(19,21)。

  • 读音:Mì【音】 亦音Mì(91)。【源】 见《姓苑》(15,63)及《新编千家姓》(73,91)。【布】 大陆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晋中地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山西人口

  • 余邱

    读音:Y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齐公族食采於余邱”,以邑为氏。一作“余丘”,详见该条。

  • 阿塔力吉歹

    读音:Ātǎlì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按:《续通志·氏族略》认为 《辍耕录》之“阿塔力吉歹、阿塔(塔,又作“达”)里吉歹、

  • 携蒙

    读音:Xiéméng《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通志》 注云: “关西复姓。” (按: 查《通志·氏族略》 “携蒙”本作“攜蒙”, “携”、“��”今均简化作“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