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ì

【源】 夏禹之后封于弋(故城在今河南潢川西),因以为氏(17,62)。【望】 河东(17,418)。【布】 安徽淮南(362)、湖北钟祥(388)、台湾云林、屏东、台北(68、261),河北肥乡、郑州、河南内黄等地均有此姓。【它】 今西安东郊旧咸宁南关出土西魏时大统年间之碑,有〔��〕姓,不知何族姓氏。据考证此时期关中主要是汉人和羌人(78)。��与弋同(81)。或即弋姓。【人】 弋子元,宋太平兴国二年登进士第(12,15),官至殿中侍御史(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河南之卢氏、四川之长寿及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入声”部。《中文大字典》 注云: “姓也。与 ‘似’通。《说文通训定声》 ‘弋,假借为似’。《诗·庸风·桑中》: ‘美孟弋矣。’ [传]: ‘弋,姓也。’ 《公羊·襄四》‘有夫人弋氏。’”郑樵亦注: “姓也。《姓纂》 云: ‘今蒲州有弋氏。’ 望出河东。” 蒲州,即今山西永济。

宋代有弋子元,进士; 明代有弋斌,永乐进士,官御史; 又有弋险,成化进士,历任尚书; 又有弋谦,官尚书。

猜你喜欢

  • 嗜密

    读音:Shìmì《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宋承天寺僧仲殊,姓嗜密,字师利,号密殊。”

  • 读音:Jiāo【源】 广东有蕉岭县,或以地名为氏。又,或以芭蕉为氏,如楀氏之类(62)。亦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布】 广东泰宁(295)、台湾(68、261)、山西永和等地

  • 達野

    读音:Dáyě【源】 唐时有达野氏,夷姓,即薄野氏(60,62,63)。唐代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唐有达野氏,为夷姓。即薄野氏。”

  • 读音:yǐ蚁逢,见《印薮》。(见《万姓统谱》)

  • 读音:Tāng汤氏起源主要有三。一是以谥号为氏,源于子姓。成汤是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死后谥号为成汤。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为姓,成为汤氏。二是商末宋国君偃之后,出自子姓,因避祸

  • 格桑

    读音:Gésāng【综】藏族姓。台湾台北有此姓,原藉西藏日喀则(68,255,261)。现行藏族“姓氏”,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理塘县公安局提供。原为一种花的名字,藏胞常以此构造名字,称“格桑×

  • 陸定

    读音:Lùdìng景颇族姓氏。出自 “石热石”氏,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未详其他。

  • 他駱拔

    读音:Tāluòbá【源】 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他骆拔氏为骆氏。见《魏书》(7,27)。【变】 亦作〔佗骆拔〕(7,9,17,27)、〔地骆拔〕(12,27)。作〔地骆枝〕(6,70),似误。历史上代北

  • 读音:Yè【源】 《姓氏急就章》有洂容调(15,62,80,86)。本作液,见《姓苑》(80)《姓氏词典》 引 《康熙字典》 收载,其注云:“系液姓分族。”未详其他。

  • 義大魯

    读音:Yìdàlǔ珞巴族姓氏。出自义都部落,以族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