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莊
【源】 见《姓觽》(17)。【人】 常庄谈,战国时赵襄子之臣(11,17,62)。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未详其源。“战国时赵襄子臣有常庄谈。”
【源】 见《姓觽》(17)。【人】 常庄谈,战国时赵襄子之臣(11,17,62)。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未详其源。“战国时赵襄子臣有常庄谈。”
读音:kūn wú【源】 源自己姓。相传为古帝祝融之裔,夏时国诸侯昆吾之后,以国为氏(4,6,7,9,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己姓之国,夏时诸侯伯
读音:Tǎtǎ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答答儿歹”,又有“塔塔歹”。《续通志》疑二者为一姓之别译,故合二为一,以与
读音:jiù【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狐偃,字子犯,为文公重耳之舅,因以为氏(7,9,11,12,15)。【望】 绛郡(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晋大夫舅犯
读音:tū qí shī西突厥十姓之一,以部落为氏。(见《唐书》)
读音:Bià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Huángguó历史上女真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金姓。望出陇西。”掴,又音guāi。后或改单姓马、汪、赵等,见《中国人的姓名·满族》。金代有黄掴·九库,彰德知府; 又有黄掴
读音:È/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Mánghūtì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引 《蒙古秘史》收载; 未详其源。(按: 疑此即《辍耕录》 所收 “忙兀歹”之别译。)
读音:Hángjī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清蒙古镶白旗有杭谨氏、杭金氏(259),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杭吉尔氏,驻防呼伦贝尔正黄旗中有康锦氏(259,260),
读音:yòu shǐ【源】 古者右史记言(周时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右史记言),后以官为氏,见《世本》(4,6,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古者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