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ī

【源】 ①古者掌乐之官曰师,因以为氏,见《姓谱》(60,62)。②周时师尹(太子之相称师尹)之后,以官为氏,见《风俗通》(1,12,17,60)。③师,乐人瞽者(瞎子)之称。自春秋时晋师旷之后,始以为氏(6,7,12)。④金时尚书右丞师安石,原姓尹,为避国讳,改尹姓为师氏(24)。⑤满族姓(344)。【望】 太原、琅邪、平原(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但人数不多。【人】 师涓,商纣王时人,为纣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1,2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泾县,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汉、满、蒙古、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引《风俗通》云:“师,乐人瞽者之称……”以官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亦云:“古者掌乐之官曰师,因以为氏。”②《姓氏考略》据《风俗通》又注:“周师尹之后。”师尹,《辞源》注有二义:(一)“众官之长。大夫官。《书·洪范》:‘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国语·鲁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依此,则当以官为氏,然与乐师之师不同源。(二)“指周太师尹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依此,亦以官为氏,系出尹姓。③又,《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金师安石,本姓尹氏,避国讳改为帅氏。”(按:查金代君主完颜氏未见有名“”者,姑录以备考。)④郑樵又注:“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师氏。”见《通志·氏族略·总论·避讳》,司马师为司马懿长子,武帝司马炎代魏,追尊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望出琅琊,平原,太原。

春秋时晋有师旷;鲁有师乙;郑有师悝、师触、师蠲、师茷、师慧;汉代有师丹,东武人,哀帝时为大司空;宋代有师范、师维藩,又有师颃,翰林学士;明代有师宾;清代有师帝宾。

猜你喜欢

  • 读音:Gǒu【综】 明弘治中龙南县丞耇秉彝,汉州人,见《奇姓通》(15,20,21,24)。汉州,故治在今四川广汉。亦作〔耈〕(15,21)、〔耉〕(62,80)。《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

  • 籍丘

    读音:jí qiū【源】 炎帝之后。春秋时齐大夫籍丘子之后,见《路史》(6,12,17,60)。【变】 一作〔藉丘〕(9,11,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 读音:yīng晋大夫赵婴齐之后。(见《风俗通》)仲衍之后有婴氏。(见《路史》)

  • 其爾滾

    读音:Qí'ěrgǔn【综】 清满洲镶蓝旗有其尔滚氏(259)。

  • 曲比

    读音:Qūbǐ【综】 彝族姓。属沙玛家系,居四川凉山,云南丽江、大理、迪庆、怒江等地均有此姓(375)。

  • 格沙斯日

    读音:Géshāsīrì纳西族姓氏。今云南之宁蒗、永宁有分布。“斯日”,意为“(同)一根骨头”,以表同一血脉; “格沙”,男始祖名,以名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纳西族》。

  • 布耶

    读音:Bùyē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落,乃母系氏族,以青蛙为图腾,以氏族名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巴圖魯忒

    读音:Bātúlǔ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有巴图鲁忒氏(259,260)。

  • 拉姆

    读音:Lāmǔ藏族“姓氏”,汉意为 “仙女”,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藏胞姐妹常以拉姆× ×,构造名字,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造习惯,将“拉姆× ×” 一分为二:视“拉姆”为 “姓”,视 “× ×

  • 吴丁克

    读音:Wúdīngkè【综】 赫哲族姓,又作〔吴昧〕,汉姓为吴(186,187)。赫哲族姓氏。或译作“倭肯”,河名,松花江支流经勃利县境。居于此者以为“哈拉” (姓),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