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讓尼
景颇族姓氏。本指 “疙瘩草”,以之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景颇族姓氏。本指 “疙瘩草”,以之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读音:Lìyáng【源】 景姓所改。东汉时栎阳(故城在今陕西临潼东北)侯景丹之曾孙汾,避乱陇西,以封邑为氏,见《风俗通》(1,9,12,15,60)。【变】 后改为栎氏(62)。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
读音:Fēn【源】 非汉族姓(60)。【望】 魏郡(17,60,418)。【人】 纷疆,战国时魏臣(7,11,15,17,60)。纷陁,东晋末南凉秃发乌孤之部将,鲜卑人(24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
读音:Lüèyáng【源】 以县名为氏,见《汉殽亢碑》(60,62)。汉置县,故城在今甘肃秦安东北90里(8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汉殽元碑》云: “以县名为氏。”其地在陕
读音:Wòlá'nàér【综】元时蒙古人姓(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威喇诺尔〕(24)。亦作〔斡罗纳儿〕(399)。【人】哈剌哈孙,斡剌纳儿氏,元时历官大宗正、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右丞相,后封顺
读音:Wúlǐkān【综】 清蒙古镶白旗中有此姓(259)。
读音:Hóngjílì《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世祖忽必烈后代有此姓。”(按:疑此即 《续通志·氏族略》所收之“鸿吉
读音:Duōkē【综】 清正黄旗蒙古委前锋福禄之妻为多科氏(260)。
读音:bó hūn【综】 《列子》列御寇之友有伯昏无人(一作伯昏瞀人)(6,7,21)。亦作〔伯昬〕(11,12,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全》俱载,未详其源。《庄子》、
读音:Shūdá【源】 颛顼帝之后有叔达氏,见《路史》(60,62)。一说,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叔达之后(6,7,12,17,60)。【变】 作〔叔逵〕(7),误。【人】 叔达段,周景王大夫(6,21)
读音:gē làn唐金徽州部落之姓。(见《唐书》)=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