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A-mǒusīdū【综】 彝族姓。属什韩阿某家支。四川喜德有此姓(375)。
读音:Dòng【源】 冻羌之后(60,62)。亦见《姓苑》(15,21,24,63)。【望】 平阳(17,60),平原(62,418)。【布】 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桃园、高雄、
读音:zhōng【源】 ①春秋时魏公子牟之后。魏得中山(故城在今河北正定西北40里之新市城),以邑与之,子孙因以为氏(11,60)。 ②《逸周书》中有中旄父,中姓当出此(60,63)。 【望】太原(1
读音:Húěrhún【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23,63,260)。 【变】一作〔瑚尔浑〕(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塔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Yīhuǒ【综】 彝族姓。阿黎、拉马等家支均有依伙姓。云南宁蒗有此姓(375)。
读音:Wūluòhóu【综】 乌洛侯国为北魏时嫩江流域胡人所建国。初以国为氏,后徒甘肃张掖,始单以乌为姓(27,70)。
读音:Qiáng强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源于姬姓,是黄帝玄孙禺彊的后代。二是郑国大夫强之后。三是源于姜姓,齐国公侯公孙强之后。四是少数民族姓氏。如十六国时前秦苻坚后代姓强。强姓起源于今河
读音:Tuòbá拓跋姓出自鲜卑族拓跋部,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拓跋姓早期主要在内蒙古一带发展。拓跋姓历史人物有拓跋宏,北魏孝文帝,厉行改革,迁都洛阳,改鲜
读音:Bāwúdōng现行维吾尔族姓氏。今新疆之乌鲁木齐有分布。见于报载,未详其源。
读音:cǒu【音】 今亦音去(Qù)(60,91)。【源】趣马氏之后,改为单姓(60,62)。【布】辽宁沈阳(91)、浙江上虞(279)等地均有此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