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ūn

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最早的一支来源于西周皇族。据说周文王第八子姬叔先被封于康, 后又移封于卫, 故史称卫康叔。他的八世孙卫武公生惠孙, 惠孙的孙子武仲为了纪念祖父, 就以祖父的字为姓氏, 即孙氏。二是出自于楚国孙叔敖之后。春秋初期, 楚国君王蚡冒曾孙叫艾猎, 史称孙叔敖。孙叔敖任楚国令尹一职时政绩卓著, 后人为了纪念他, 便以他的字“孙叔” 之中的“” 为姓氏了。三是源自妫姓。妫是帝舜的后代。帝舜曾居妫, 于是以妫为姓。西周初年, 武王追封先贤遗族, 找到了舜的后代孙敬仲, 把他封在陈地, 世称陈敬仲。其四世孙生子齐桓子, 齐桓子的第二个儿子任齐国大夫, 因为有功, 被齐景公赐姓孙氏, 从此以后, 其后代就以孙氏为姓。

孙姓自立姓之后, 一直居住在河南和山东一带。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 权倾一国, 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春秋末, 孙氏在卫国失宠, 北迁晋国。战国时期, 源自山东妫姓的孙氏中出了一位功名卓著的军事家孙武, 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 封地在今浙江富阳, 形成了孙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吴郡。三国时, 孙权在江南建立了吴国, 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孙姓著名历史人物中, 尤要提及的是孙武, 其《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 如今被译为十几种文字, 在世界广泛流传。三国时建立孙吴政权的孙权, 其雄才大略令无数人折服。唐代医学家孙思邈, 著有《千金方》等医书, 被人称为“药王”。近现代影响最大的孙姓人物莫过于孙中山了, 其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令人震撼。

孙姓在《百家姓》里排在第三位。


卫武公之子惠孙之后。又出毕姓,孙叔敖后。又齐陈无宇之子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子孙因乱奔吴,孙武为吴将,其后也。(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卫武公之后也。武公和生公子惠孙,惠孙生耳,为卫上卿,食邑于戚,生武仲,亦曰孙仲,以王父字为氏。又楚令尹孙叔敖之后也。又有孙氏妫姓,齐敬仲四世孙孙桓子无宇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

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又为孙氏。(见《汉书》)

▲<春秋齐>孙武,军事家。<唐>孙思邈,华原人,医学家。<清>孙星衍,阳湖人,经学家。

猜你喜欢

  • 統嵆

    读音:Tǒng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嵆氏。嵆,亦作“嵇”。或作“统稽”。

  • 读音:zhān黄帝臣鳣先之后。(见《姓考》)

  • 读音:wèi【源】 见《广东通志》(21)及《新编千家姓(73,91)。【布】 台湾台北(68,261)、大陆(91)等地均有此姓。【人】 胃鼎,明时海阳人,成化七年乡举任学正(21)。现行较罕见姓氏

  • 白麗

    读音:Báilì【源】 云南独龙族姓(家族名)(104)。独龙族姓氏。云南之贡山有分布,本家族名,或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独龙族》。

  • 桂齊

    读音:Guìqí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元)世祖诏民之荡析离居及僧道漏籍诸色人不当差徭者万余人充桂齐,令明安领之。《兵志》有桂齐卫亲

  • 读音:Zhǐ/Jyy,Jr【综】 源出不详。山东沂水有此姓(332)。

  • 丁西尼

    读音:Dīngxī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铃”,以之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藥葛羅

    读音:Yàogěluó历史上回纥族姓氏。为回纥九姓之一。《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俱予收载,未道其详。或音yuègěluó。一作“药罗葛”。

  • 特穆

    读音:Tèmù【源】 见《中华姓府》(63)。

  • 读音:Féng【综】 音厖,姓也,见《康熙字典》(62,80)。亦见《字汇》(91)。读音为逢(Féng)时,非姓(80),然音庞(Páng)(75),实系误读,应读为Máng。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