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ōulóng【源】 ①相传炎帝11世孙句龙,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为颛顼土正,其后为氏(60)。一说,出自共工氏之子句龙,为后土(一作士正),三代以降祀为社,子孙氏焉(7,11,12)。②东汉
读音:Mòěrd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今达斡尔族姓(429)。 【变】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默尔丹氏(254),满洲正白旗中有墨尔丹氏(259),镶白旗满洲马甲色克图之妻为墨尔
读音:Yuán【源】 ①以所居为氏。城、郭、园、池是也,见《风俗通》(1,6,15,21,60)。②楚鬻熊之后为圈氏。又,郑穆公之子圈之后亦为圈氏。圈姓之后因避难改为园氏(60,62)。③园,春秋时楚
读音:bā lì【源】 党项部有把利氏族,见《唐书》(11,60,62)。【变】 后改为把氏(62)。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唐书》云: “党项部庆州有把利族一。”
读音:Chǔshī【源】①春秋时宋、卫、郑国皆有褚师官(为管理市场之官),以官为氏(60,62)。②系自子姓。宋共公之子段,字子石,生公孙丁及石彄,彄别为石氏,而段后有褚师子肥(7,12)。【变】一说
读音:Zhāyílālā【综】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校岱熊之未婚妻为查仪拉拉氏(260)。
读音:zǐ chéng【源】 ①春秋时鲁国季平子之子成叔为彭侯,其后以子成为氏(4,7,60)。②春秋时齐公子固之后,见《姓源》(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世本》注云: “鲁
读音:Màidōng【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沦源单甲区戛驮寨(161)。
读音:Niǔhùlù【源】 清时满洲八旗姓。凡二十三派,出长白山、英额、安图瓜尔佳、瓦尔喀、倭赫法、扎库木、倭济、浑春、佛阿拉、辉发、三虎石、瓦色、郎佳谟克托哈达、德理倭赫、讷殷、黑林台、钮祜禄、哈达
读音:Wūléngwū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南村辍耕录》译作“兀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