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
【源】 ①春秋时卫嗣君复之后,见《风俗通》(1,9,12,15,17)。②宋初以庙讳改胤氏为嗣氏(17,60)。【望】 汲郡(418)。【布】 北京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风俗通》云: “卫嗣君之后。”嗣君,将继承君位者。此当系出姬姓。②又注: “宋之胤氏,避讳改为嗣。”宋太祖名匡胤,避其名讳,胤氏改姓嗣氏。
汉氏有嗣居仁、嗣光审。
【源】 ①春秋时卫嗣君复之后,见《风俗通》(1,9,12,15,17)。②宋初以庙讳改胤氏为嗣氏(17,60)。【望】 汲郡(418)。【布】 北京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风俗通》云: “卫嗣君之后。”嗣君,将继承君位者。此当系出姬姓。②又注: “宋之胤氏,避讳改为嗣。”宋太祖名匡胤,避其名讳,胤氏改姓嗣氏。
汉氏有嗣居仁、嗣光审。
读音:Zhǎn/Jaan,Jan【综】 源出不详。北京有此姓。
读音:Qīngjiā【综】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霍隆武之妻为青佳氏(260)。
读音:Jūyú《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未详其源。“汉代有驹于利受”。
读音:Wángfǔ《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康熙字典》注云:“系改姓。汉初王父鸾,改王父为王甫。”
读音:mò hú lú周太祖赐广宁杨纂为莫胡芦氏。(见《广韵》)
读音:Miǎn【源】 见《姓苑》(7,9,63)。《姓氏词典》引《姓解》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查《汉语大字典》,无此字。姑收录以备考。
读音:chù róng【源】 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44,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据 《魏书·官氏志》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Círuò【源】 纳西族姓。以羊为图腾的氏族名(432)。纳西族姓氏。今云南之宁蒗等地有分布。纳西语“茨若”,意为山羊崽,当以图腾名其氏族,以为家名,或以代姓。
读音:Fēngbèi【源】 春秋时齐偃王子食邑封贝,因氏(6)。【布】 唐时临川有此姓(6)。《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徐偃王子食邑封贝,因氏焉。今临川 (属江西) 有此
读音:Gài【源】系自姬姓。春秋时吴王夫㮣之后,以名为氏(17,60,62)。亦见《姓苑》(21,24)。【变】亦作〔概〕(60,62)。【人】㮣仁寿,明景泰中泰州举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