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剌赤惕
读音:Héláchìtì/Gaicit
【线】 蒙古族姓。“合剌赤惕”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见《华夷译语》。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线】 蒙古族姓。“合剌赤惕”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见《华夷译语》。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读音:Dùzhū’è【综】 布朗族芒人姓。世居云南金平三区普角乡,系氏族名,汉姓为白(157)。
读音:Dálú【综】 北魏时改沓卢氏为沓氏,见《魏书·官氏志》(7,12,17,27)。《姓氏词典》 据 《魏书·官氏志》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沓氏。”又,沓,当音tà,
读音:Xìng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七派,出贝珲山秦性佳村、英额、长白山、苏瓦颜、鄂尔浑、马察、哈达等地(23,63,180,260)。当以地为氏(23)。【变】 后改为邢氏(180)。【人】
读音:Shāngmóu【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Shòu【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亦收。未详其源。元代有瘦瘦儿。
读音:Shuāngmùbài【综】芒人姓。世居云南金平三区普角乡,氏族名,汉姓为刀(133)。
读音:Jù【源】 炎帝之裔封钜之后有钜氏、巨氏、见《姓纂》(17,62)。【布】 上海、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钜子,秦人墨者(17)。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
读音:Tuqīn【源】 见《中华姓府》(62)。当出自晋新吴侯涂钦之后。
读音:Duōluókē【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人】 多罗科苏班岱,清镶黄旗人,世居义州,顺治初授三等男(23)。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满八旗之镶黄旗人苏斑岱,即
读音:zhǎn yú莒后有展舆氏。(见《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