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叔孫

叔孫

读音:Shūsūn

【源】 ①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叔牙之后。叔牙饮酖而卒,季友为之立后,故以叔为氏,至于得臣,为叔牙之孙,故为叔孙氏(6,7,12,17,60)。②春秋时齐公族中有叔孙氏(17)。③鲜卑人姓。北魏献帝命叔父之裔为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7,17,27,60,242)。【人】 叔孙豹,春秋时鲁大夫(17,21)。叔孙文怀,唐时瀛州刺史(242)。


历史上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鲁公子叔牙之后。叔牙与庆父同母。庆父杀闵公,故牙有罪,饮鸩而死,遂立公孙兹为叔孙氏,亦叔仲氏,即叔氏。” 《姓氏考略》据《姓谱》 亦云: “出自姬姓。鲁桓公第三子叔牙,谥僖叔,立其后为叔孙氏。”②或系出鲜卑之拓跋氏。《姓氏考略》 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 “拓跋邻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春秋时鲁大夫有叔孙豹、叔孙得臣; 汉代有叔孙通; 北魏有叔孙建。

猜你喜欢

  • 蓋婁

    读音:Gài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娄氏。又,或作 “盖楼”,后改为盖氏。

  • 读音:líng【源】 古有伶人(官名),掌乐之官,以官为氏(60,62)。【变】 一作泠(17,60)。【望】 涿鹿(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伶伦,一作泠伦

  • 读音:Lǎ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渔洋说部精华》(63)。《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 拜新

    读音:Bàixīn【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托精阿之妻为拜新氏(260)。

  • 白亚

    读音:bái yà西河有白亚姓。(见《魏书》)

  • 沙鉢羅

    读音:Shābōluó【综】 唐贞观时有沙钵罗设苏尼失,见《唐书》(9,62)。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收。其注称:“唐有沙钵罗·特勒

  • 读音:Dòu/Dow【综】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

  • 奇楞哈拉

    读音:Qílénghǎlā赫哲族姓氏,或称尤坑哈拉、尤克拉哈拉,因“齐木因”河而名其氏族,遂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按:“哈拉”当即“姓氏”之意,其姓“奇楞”,而非“奇楞哈拉

  • 唐兀

    读音:Tángwù【源】 ①唐兀,辽时部落,以部为氏(24)。②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唐兀氏(13,57)。【变】 ①后改为李氏(24)。②至清改为唐古(24)。【人】 昔里钤部,唐兀氏,汉姓李,元定宗

  • 研骨

    读音:Yán'gǔ《姓氏考略》 有载。当为 “斫骨” 氏之误。其注“斫骨”云: “北齐有此氏,斫骨光弁是也。或作 ‘所胥’、‘研骨’,皆非。”录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