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ì【综】 源出不详。福建有此姓(9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榆次、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按: 疑此乃弟姓之分族。)
读音:Hóngnóng《姓氏词典》据《姓氏英贤传》收载。其注云:“以地名为姓氏。汉代弘农故城在河南原灵宝县南四十里。”未详其他。
读音:yán chéng曹姓,邾娄之后,有谥成者,其后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读音:Wēihè【源】 西夏人姓(24,63)。【人】 威赫伊特,西夏将(24,63)。历史上羌族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辽兴宗十九年正月,遣使问罪于夏。夏将旺布等攻之
读音:fù yí【源】 上古复姓。尧娶富宜氏生丹朱(8,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尧取富宜氏。”取,即娶,“取富宜氏”,即娶富宜氏之女为妻
读音:Wū’ěrgōngkèliē【综】 清满洲马甲霍尔古纳之妻为乌尔公克哷氏(260)。
读音:Yìni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原为部落名,以部为氏(71)。【变】 亦作〔叶不辇〕(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年〕(24)。或即遥辇氏(71)。【望】 彭城(71)。
读音:jì yīng晋楼季婴后,有季婴氏。(见《世本》)
读音:chì nú【源】 叱奴为代北部落。拓拔兴于代北,兼并他部,以本部为内姓,其他诸部随方位分之,北方有叱奴氏(60,62)。叱奴氏出高车纥奚部(242),原居囊曲河附近,北魏道武帝登国五年降魏,被
读音:yě【源】 原系蒙古人姓(15,21,60)。【布】 北京、湖北武汉(91)、钟祥(388)、四川成都(91)、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人】 也伯先,明时安徽怀宁人,洪武初岁贡,任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