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
【综】 源出不详。浙江上虞(279)、云南江川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江川、泸水等地有分布。傈僳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亦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姓氏。汉代有东平太尉刮质,十六国时后秦有刮满。此姓为春秋时楚令尹屈刮的后代。”不知其所本,可资参考。
【综】 源出不详。浙江上虞(279)、云南江川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江川、泸水等地有分布。傈僳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亦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姓氏。汉代有东平太尉刮质,十六国时后秦有刮满。此姓为春秋时楚令尹屈刮的后代。”不知其所本,可资参考。
读音:Sàhǎlèjǐ【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叶赫、伯都讷等地(23,63,180,260)。 【变】一作〔萨哈尔济〕(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及伯都讷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读音:Zhuān【源】①颛帝之孙有颛氏(7,12)。②颛臾之后(12)。③湘西苗族龙姓中包涵有颛、耒等苗姓(116)。【望】济阳(17,418)。【布】安徽淮南(362)、四川成都(91)、台湾桃园、
读音:yì【源】 ①佚为商时侯国,周武王俘佚侯、艾侯小臣四百人,其后以国为氏,见《姓考》(17,60)。②佚,春秋时郑大人采邑,后以地为氏(17)。③周时史佚之后,以名为氏(26,60,62)。【望】
读音:Wēnhú【综】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27)。疑即温孤氏。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总论·变夷》: “温狐之为温,温盆亦为温。”疑 “狐”乃 “孤”之误,姑兼收以
读音:dá bù周文帝妃达步氏,生齐王宪,茹茹人。(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读音:Jiàng【源】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穆公迁都于绛(故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50里),后以邑为氏,见《姓苑》(11,15,17,21,60)。②春秋时绛县老人之后(6,7,12,60)。③汉封周勃为绛
读音:Chénliú【源】 陈留,春秋时姬姓国,因以为氏,见《姓氏英贤 传》(17,60,62)。春秋时郑邑留,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故城在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
读音:tú【源】 见《姓苑》(15,21)。当系司徒氏、徒人氏、徒何氏所改,见《姓氏寻源》(60,62)。【望】 齐郡(17,418)。【布】 江苏高淳(305)、四川(59)、台湾嘉义(68,261
读音:Xīgōng【源】 ①春秋时齐公族有西宫氏,见《路史》(17)。②春秋时郑公族有西宫氏,见《路史》(17)。③见《姓苑》(9,11,12,15,60)。诸侯子弟居西宫者以为氏,如南宫之类(7,6
读音:Dájíluòdùn高山族姓氏。乃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本氏族名,或以代姓。其姓名构造颇似汉族,先姓后名。如: 达基洛顿·密翁; 达基洛顿·拉尼雅赫; 达基洛顿·海旺。见《中国人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