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ù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具丙之后,见《风俗通》(1,12,15,60)。②朝鲜族姓。【望】 中山、魏郡(17,21,418)。【布】 北京(92)、山西汾阳(278)、河北五莲(290)、浙江新昌(379)、余姚(389)、台湾高雄、屏东(68,261)、黑龙江尚志、双鸭山等地均有此姓。【人】 具瑗,汉时元城人,桓帝初为中常侍,后封武阳侯(6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吉林之蛟河,辽宁之清原,山东之鱼台、平度、平邑,山西之大同、忻州,浙江之余姚等地均有。汉族、朝鲜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大夫具丙之后,” 此以名为氏。② 《姓氏词典》据 《元和姓纂》 注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系春秋时郑公子具的后代。” (按: 公子具,食采于开封,因以 “具封” 为氏,亦为 “封具” 氏,姑收录以备考。)

汉代有具褒,中山太守; 后汉有具瑷,宦者,中常侍; 明代有具春,弘治举人,任知县。

猜你喜欢

  • 武竹

    读音:Wǔzhú【源】 彝族姓。属武拉家支(375)。

  • 訛六

    读音:Éliù【源】 西夏人姓(95)。

  • 郭公

    读音:Guōgōng现行罕见复姓。今北京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郭”云: “春秋有郭公,遂以为氏。” 《中文大字典》 注引 《尚友录》云: “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於

  • 韩籍

    读音:hán jí晋韩起之子籍,字叔禽,为韩籍氏。(见《元和姓纂》)

  • 温特赫

    读音:Wēntèhè【源】 清时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珠舍哩、吉阳、莽喀库鲁等地(23,63,180,260)。源出金时女真人温迪罕姓。【变】 后改为温氏(100,180)。【人】 温特赫音布,清满洲

  • 读音:Jiǎn【源】 见《姓苑》(6,11,12,16,17)。当以检察得姓(60,62)。【变】 汉时检明避仇改为简(15,63)。【望】 句章(17,418)。【布】 浙江上虞(279)、四川武胜

  • 巨蒐

    读音:Jùsōu【源】 古有巨蒐国,即渠搜国,后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渠搜为西域古国名,亦作渠叟,隋时称钹汗国,故城在葱岭之西500余里(62)。《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以国名为姓

  • 揚干

    读音:Yánggān《姓氏词典》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此为“扬千”或“扬于”之讹。)

  • 读音:wù【源】 ①北魏时改乐安王元鉴为兀氏(6,7,12,17)。②北周时环州(故治在今甘肃环县)羌族有如、兀二族,见《范文正集》(60)。以族为氏。【望】 乐安(17,418)。【布】 台湾台北(

  • 读音:Yǔ庾姓主要来源于官名。周时,管理粮仓的官员叫“庾廪”,其后代以官为姓。庾姓早期活动于中原一带,如今庾姓分布以广东为多。庾姓历史人物有北周文学家庾信,世称“庾开府”,善作诗赋、骈文,与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