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乞伏

乞伏

读音:qǐ fú

【源】 ①鲜卑人姓。西秦乞伏国仁,晋孝武时僭号西秦王大单于,本鲜卑乞伏部酋帅(7,17,21,27)。灵州保静县有乞伏山,在黄河西,见《元和郡县志》。保静即今宁夏银川,当在西秦之北。疑乞伏氏原居乞伏山,因山为部,复以部为氏也(70)。②高车部(即铁勒)姓。《魏书·孝感传》有乞伏保,高车部人(27,45)。疑或出自高车十二姓中泣伏利氏,入居关中后冒姓乞伏。《魏书》中乞伏保作乞氏,疑以示有别于鲜卑之乞伏氏(78,242)。但《北朝胡姓考》认为,乞伏保姓乞,非姓乞伏。因为传中举其名凡四次,皆称“伏保”,故也可能原姓为高车十二姓中乞袁氏,乃北魏孝文帝太和年时改为乞氏者(70)。【变】 ①其后有改姓乞者(78,242)。②亦作乞佛(27,60,62)。【望】 陇西(17,418)。【人】 乞伏益州。西秦时秦州牧(7)。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本鲜卑族部落名,后以为氏。

晋代有乞伏·国仁,本鲜卑乞伏部酋帅,晋孝武时僭号西秦王大单于; 北魏有乞伏·保; 北周有乞伏·慧;宋代有乞伏·炬,端拱登科。

猜你喜欢

  • 读音:jiè【源】 ①汉贝州宗城县(故城在河北威县东30里)有古界城,见《汉书注》。是界以地为氏(60,62)。②佤族姓。佤族中亚木氏后裔繁多,其四个儿子之后各以其父名为姓,界为其一(159)。亦作载

  • 读音:Fán《姓氏词典》 引 《康熙字典》 收载,未详其源。

  • 帖木哥

    读音:Tiěmùgē《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帖木哥·斡赤斤。”未道其详。

  • 赫勒

    读音:Hèlè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或改从单字姓“韦”,未详其他。

  • 读音:shào【源】 见《姓苑》(15,21)。【布】 甘肃渭源有此姓。【人】 稍腾汉,明时安定人,正德中任知州(15,21,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苑》亦收

  • 读音:Qí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台北、台中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Zhuàn【源】 见《姓苑》(15,21,60)。【布】 河南温县(284)、河北卢龙(289)、浙江上虞(279)、开化(310)、杭州(62)、江苏高淳(305)、山东五莲(290)、台湾(

  • 蒲古里

    读音:Púgǔlǐ【源】金时女真人姓(71)。 【变】至清改称博和哩氏,为满洲八旗姓(23,24)。 【望】陇西(7)。

  • 子弓

    读音:zǐ gōng【源】 春秋时卫人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其门人有子弓,后以为氏(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据 《风俗通》 注云: “子

  • 卜佳

    读音:Bǔ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武熊艺之妻为卜佳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