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ǔ

【源】 ①系自姬姓。古有主国,灭于楚,其地为楚大夫食邑,因氏,见《姓考》(17)。②系自嬴姓。战国时赵肃侯之子赵武灵王,自号主父,让国于其子赵惠文王,其后有主父氏,至汉主父偃,始改姓主(6,12,17,60)。③宋初避太宗之讳,改匡姓为主氏(17)。【变】 宋政和年中,禁天下不得称主及君,乃改主姓为康氏(7)。【望】 冯翊(17,418)。【布】 山西汾阳(278)、四川德昌(333)、浙江普陀(297)、诸暨(368)、江苏武进(314)、云南镇雄(331)、山东沂水(332)、新泰(359)、新疆呼图壁(342)、上海嘉定(351)、辽宁(91)、北京、河北等地均有此姓。【人】 主胃,隋时人(15,21)。主问礼,明时山东益都人,洪武己卯举人,任主事(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辛集、景县,辽宁之清原,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临汾,江西之宜丰,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赢姓,即主父氏也。或单言主氏。《姓纂》 云:‘今同州有此姓。’” 战国时赵武灵王号主父,其子孙或以为氏。

三国时有主亢; 随代有主胄; 五代有主禄,团练使; 明代有主问礼,官主事。

猜你喜欢

  • 子濯

    读音:Zǐzhuó【源】 春秋时郑国子濯孺子之后,见《姓源》(17,62)。【望】 荥阳(17,418)。《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姓觿》云: “郑子濯孺子之后。”

  • 牟潘

    读音:Móupān【综】 彝族姓。属彭伙家支,云南宁蒗有此姓(375)。

  • 读音:Kuàng【源】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景颇族亦有此姓。【布】 安徽淮南(362)、陕西城固(383)、台湾台中(68,261)、云南畹町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

  • 波里珠

    读音:Bōlǐzhū【综】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班第之妻为波里珠氏(260)。

  • 可詆

    读音:Kědǐ【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 布讓尼

    读音:Bùràngní景颇族姓氏。本指 “疙瘩草”,以之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苏拔

    读音:sū bá鲜卑有苏拔氏。(见《后汉书·南匈奴传》)

  • 读音:Zhuān【源】①颛帝之孙有颛氏(7,12)。②颛臾之后(12)。③湘西苗族龙姓中包涵有颛、耒等苗姓(116)。【望】济阳(17,418)。【布】安徽淮南(362)、四川成都(91)、台湾桃园、

  • 阿伏于

    读音:ā fú yú代北姓,后改为阿氏。(见《魏书·官氏志》)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魏书·官氏志》收载。(按: 疑此即 《郑通志·氏族略》 所收之“阿伏干”,盖因 “干”、“于”形近而

  • 读音:Yīn【综】 源出不详。亦作垔(91)。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