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龙图耳录

龙图耳录

一百二十回。原系石玉昆的说唱本。石玉昆(1810-1871),字振之,号问竹主人,天津人。清道光、咸丰年间说书艺人。石玉昆善于说书,尤以说《龙图公案》名重一时,有人把他的说书笔录下来,就是这本《龙图耳录》。书皆为白话,无唱词,盖记录时略去。该书从宋朝宫中“狸猫换太子”叙起,前十九回以此案为主要线索,引出包公出世,断许多涉及朝廷显贵的要案,后审明“狸猫换太子”案,李后还宫。以下部分主要是展昭、白玉堂、丁兆兰、丁兆惠、欧阳春、蒋平等侠客故事,集中写与谋叛的襄阳王的斗争。包公故事在明代已有《龙图公案》,石玉昆所讲虽仍名为《龙图公案》,实际已面目大改,由原来那些零碎拼凑的独立断狱故事演变成了情节比较连贯的长篇小说。故事的中心内容也由公案变成了公案、侠义合流,特别是二十回之后的大半部,包公已成陪衬人物,舞台让位给一群侠客。其书主旨在于颂清官侠客扶危济困,除暴安良。虽然其中包含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宣教,但其倡导正义,克制邪恶,特别是抑制豪强的思想颇受历代读者欢迎。其书语言通俗晓畅,声情并茂,故事富有传奇性,故鲁迅评它“正接宋人话本余脉,固平民文学之历七百余年而再兴者也。”(《中国小说史略》)后来的《三侠五义》就是以该书为蓝本润色改编而成的,它在包公的公案故事向侠义故事转化的演变史上起着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作用。此书在当时未有刊本,只以抄本流传。今见的抄本有:孙楷第藏本;汪原放藏本(亦即谢蓝斋抄本);傅惜华藏同治六年(1867)抄本(佚)。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傅氏所校汪原放本排印出版。

猜你喜欢

  • 读仪礼日记

    ①不分卷。清于鬯(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鬯字醴尊。松江府南汇县(属今上海市)人。优廪生。此书也是《学古堂日记》之一种。本书包括考《士冠礼》三条、《乡饮酒礼》二条、《乡射记》一条、《大射仪》一条、《聘礼

  • 秀山志

    十八卷。清陈罽撰。陈罽,字如亭,安徽贵池人。秀山距池州府城西七里。山峰峻峭,岫壑玲珑。望之蔚然而深秀。《秀山志》贵池先哲遗书本,共十八卷。首图。次古迹。次实录。次封制。次兴修。次传记。次艺文。次诗集五

  • 怀星堂集

    三十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后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弘治五年(1492)中举,以后久试不第。正德十年(1515)授

  • 待清遗稿

    二卷。宋潘音(1270-1355)撰。潘音字声甫,浙江天台人。自咸淳之末,遭逢世乱,即隐居不仕,题所居曰“待清轩”。入元以后,仍隐遁以终。其集旧无传本。明嘉靖间,其后人从败簏中得遗稿,属徐云卿校定而序

  • 书经精义

    四卷,补遗一卷。清黄淦撰。此书卷首有特通阿序以及黄淦自序,其次是古《尚书》序及总论。卷一《虞书》,卷二《夏书》,卷三《商书》,卷四《周书》,卷末补遗。书中无黄淦自己的见解,多取自诸家之说,所采宋人蔡沈

  • 说学斋稿

    不分卷。明危素(1303-1372)撰。危素为明初诗文作家。字太仆,一字云林。金溪(今属江西)人。少通五经,元至正中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承旨。元亡,徙南京。洪武二年(1369)授翰林侍讲学

  • 续广雅

    三卷。清刘灿撰。刘氏生平见“支雅”。是编由定海黄式三、同里王堃为之考订。戚学标序称其搜葺经传及先儒遗训,补前人所未备。惜未能自注其所出。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刊本。

  • 灼艾集

    八卷。不著撰者名氏。书前也无序例。据高儒《百川书志》中记载,此书为九沙山人万表灼艾时所集。万表(1498-1556),字民望,号鹿园,世袭宁波卫指挥佥事,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正德中武举会试及第,

  • 别本攻媿文集

    三十二卷。诗集十卷。宋楼钥(1137-1213)撰。楼钥,字大防,号攻愧主人。鄞县(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累官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其所撰《攻媿集》,原集一百二十卷,至清稍有阙佚,

  • 今本仓颉篇

    三卷。清孙星衍(1753-1818)撰。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官山东按察使,布政使。专力经史、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工篆隶,精校勘,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