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黾记

黾记

四卷。明钱一本(?-1617)撰。钱一本字国端,别号启新,武进(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授庐陵知县。入为福建道御史,后又巡按广西。因谏册立太子改期事遭廷杖,并被削籍。归筑经正堂以讲学。东林书院成,又和顾宪成分主讲席。其学得之王时槐者居多,他鉴于当时学者多谈本体,便强调化育工夫。著有《像象管见》、《象钞》、《续钞》、《范衍类》、《邸钞》等。此书乃其随手札记,自万历二十二年(1594),至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凡二十余年,每有所心得,便笔记于书。此书发挥“性道”,排斥道、佛二教,颇为深刻。他在书中认为,“心”为“三才”的主宰之总名。天地之心,为天地的主宰,人心,为人的主宰。仁义理智虽然为人所固有,但如不根于心,便不能生色。如人生恻隐之心,这只是仁之端,不是根。故人应将一点真心,扩充以满其量。他强调化育工夫,指出天地间皆化育流行。有性无教,如谷不苗,如苗不秀,如秀不实。他在书中提倡“存心养性”、“戒慎恐惧”、“存诚”、“克己”等传统的儒家修养方法。认为不知性,无心可尽;不养性,无心可存。人须戒慎恐惧,不可怠情放肆。怠情放肆,心即人欲;戒慎恐惧,心即天理。他抨击佛学,谓禅本杀机,故多为斗口之语,儒者每染其毒而不自觉。此书为研究钱一本和东林学派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曾子注释

    四卷。清阮元(详见《车制图考》)撰。书首有跋,略言“元按《汉志》载《曾子》十八篇,此先秦古书,此第一本;阮孝绪《七录》,称《曾子》二卷,连目录三卷,为六朝以前旧本,此第二本;《新·旧唐书》皆作二卷,较

  • 雪舫诗钞

    八卷。清周宣猷(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周宣猷(生平详见《柯椽集》辞目)。此集共八卷。所录皆为其自乾隆十六年(1751)至乾隆二十二年所作之诗。分年编次。前七卷名《菤葹小草》,后一卷为《南巡纪盛》。

  • 朱子书要

    无卷数。不著撰人名氏。全书诠解朱熹的《朱子语类》、《朱子文集》,摘录朱熹《语类》、《文集》中有关内容,分“道体”、“天命”两子目而成。

  • 李氏春秋

    一卷。周李氏撰,清马国翰辑。李氏佚名,《汉书·艺文志》儒家《李氏春秋》二篇,叙次于公孙固羊子之间,据此,马国翰认为李氏为战国时人。其书《隋书·泾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著录,佚已久矣。惟《吕氏春秋

  • 原始秘书

    十卷。明宁王权(生卒年不详)撰。宁王权生平亦不详,著有《汉唐秘史》。本书体例与《事物纪原》相类似。但其内容多有荒谬之处。如谓丑妇始嫫母,妒妇始尹吉甫妻,淫妇始柳宗元河间妇者,不一而足。再如自缢始申生,

  • 青金集

    八卷。明史迁撰。生卒年未详。史迁,字良臣,号清斋,江苏金坛人。元季隐居教授。洪武初,累征方起,除蒲城知县,迁忻州知州,复知廉州,颇有政声。事迹具详《(光绪)金坛县志》政绩传。著有《和元遗山乐府》。此编

  • 丰阳集

    十二卷。明冯皋谟(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冯皋谟,字明卿,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是集凡十二卷。诗四卷,文八卷。冯皋谟诗文虽有浮声,但似有不足。据许闻造所撰行状

  • 太原段帖

    四卷。清段叔玉(生卒年不详)刻博山书。段叔玉,生平不详,为傅山的同乡后辈,工于刻石,为傅山之子傅寿髦所赏识,学傅山书,故收藏甚多。该帖刻成于康熙癸亥,此帖中皆为傅山七旬以后所收,多录古人诗文,自书较少

  • 十三经断句考补

    一卷。此书前有序八篇。首篇撰者署祁俊藻,其余七篇皆没有撰者姓名。又书面题“十三经断句考十三卷,嘉定钱绎小庐先生著”。祁序同。他序皆称既勤。按钱氏《艺文志》,既勤名东垣,乃钱绎之兄,不是钱绎本人。诸序之

  • 五雅全书五种

    三十七卷。明郎奎金编。郎奎金,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选择《四库全书》中的经部小学类的五种著作,即《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逸雅》汇集成书。《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首创了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