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

三卷。旧题黄石公撰。黄石公事迹具《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述云:秦灭六国后,故韩相后人张良为报灭韩之仇,于博浪沙行刺始皇帝,未成。遂更名姓,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县)。在圯(桥)上遇一褐衣老父,以为良“孺子可教”,便授其书一编,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此书便是圯上老人推演《太公兵法》而成的《三略》。后十三年张良从汉高祖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有黄石,与老父前言“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合,遂取而葆祠之。显然这是太史公采辑的民间传说,故其后论赞曰“亦可怪矣。”《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云下邳神人撰,显是附会,不足为训。案黄石公或真有其人,当为秦汉间隐士也未可知,然今传本《三略》与黄石公无关,当是后人依托之作。汉以来史志书目以黄石公为名的书有二十多种,如《黄石公记》三卷、《黄石公略注》三卷、《黄石公阴谋乘斗魁刚行军秘》一卷、《黄石公神光辅星秘诀》一卷等,不一而足。细究此书文义,当是汉初黄老家言。汉初黄老家有别于先秦老庄道家,它博采道、儒、法、兵诸家思想,今人裘锡圭谓之“道法家”,其说甚确(参裘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故其书成于汉初可无疑。其书在东汉初已经流行,《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论》云“光武审《黄石》,存包桑。”可证。或谓此书成于西汉末年,为精通兵法、熟悉张良事迹,拥护汉宗室的隐士所为。其说也有据,可备一说。(参许保林《黄石公三略浅说》)。今本《黄石公三略》分上、中、下三卷,凡3800余字。该书主要论述的是政治战略,也涉及到军事战略;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有新的发展。它强调以道、德、仁、义、礼治国,要求明君得人心,选贤才,具体言之“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值得称道的是此书对将帅、士兵和民众各自作了中肯的论述。如“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庶民者,国之本”,“以弱胜强者,民也”。此外主张控制战略要地,注重后勤补给等,都有独到见解。总言之,上中二卷是对前人兵法《兵谶》、《军势》(俱已亡佚)的征引和发挥。下卷是作者的论述。此书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大,唐魏徵撰《群书治要》,选录了此书。宋刻《武经七书》收录此书,一直作为后代武举试士的教科书。最早为它作注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魏人刘昺,撰有《略记》百三十篇。(《魏书·刘昺传》),现存最早的注本当推宋施子美的《七书讲义·三略讲义》,影响最大的是明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三略直解》。此书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自《隋志》以后,历代官私书目均见著录,仅现存的版本有140余种(许保林《黄石公三略浅说》统计)。现存最早的刊本为南宋初刊,现存日本岩崎氏之静嘉堂。民国年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宋本,收入《续古逸丛书》是通行本,另有《四库全书》本,《武经七书》本,近年又有新注译本出版。如许保林的《黄石公三略浅说》附有原文译注(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猜你喜欢

  • 龙游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余绍宋纂。余绍宋,龙游县人。此志为民国十四年(1923)铅印本。全书为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为纪者一,曰通纪。得卷一,为考者五,曰地理、氏族、建置、食货、艺文。得卷六,为

  • 李提摩太传

    一册。英国苏特尔撰,英国梅益盛、山东周云路合译。李提摩太于同治九年(1870)来华,民国五年(1916)返回英国,居中国四十余年,创设山西大学堂,主持广学会等,皆其一生显著事迹。另撰译不下百种,对戊戌

  • 荛圃先生年谱

    二卷。清江标(1860-1899)撰。江标字建霞,号萱圃,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进士,官至湖南提学使,以赞成变法维新,戊戍(1898年)后被罢官。标博学,工诗词,著有《红蕉词》

  • 汉儒易义针度

    四卷。清朱昌寿撰。朱昌寿字西泉,浙江省仁和县人。此书乃朱氏据家藏秘册及世所罕传诸图,略为校勘而成。其第一卷为易义例。包括互卦说、变卦说、之卦说、反对卦说、旁通说、爻辰说、元吉大吉解、贞悔解、贵贱考、爻

  • 四游全传

    见《四游记》。

  • 南阳集

    三十卷。《附录》一卷。宋韩维(1017-1098)撰。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因文韩亿辅政,不试进士。文去世,仍闭门不仕。宰相荐其好学嗜古,安于静退,召试学士院,辞不就。富弼召见,授予

  • 裒碧斋词

    一卷。清陈锐(约公元1892年前后在世)撰。陈锐字伯弢,号裒碧,湖南武陵人。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曾官江苏知县。尝学诗于邓弥之、王闿运,雅好为词,著有《裒碧斋词》、《裒碧斋词话》等。《裒碧斋词》

  • 大埔县志

    十二卷。清蔺涛纂修。蔺涛,号愚斋,河南阳武(河南原阳县)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乾隆七年(1742)任知县。明嘉靖间,县令吴思立创修县志,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县令宋嗣京四度复修。《宋志》修

  • 读易质疑

    二十卷。清汪璲撰。汪璲字文仪,号默庵,休宁人。此书置象数于不顾而专言理。他在凡例中说,“今说易之家,谓易以道阴阳,务以圆妙幽渺,笼罩影响,如捕风,如捉影,无当实用。故愚以为学易当就平实切近处用功”等等

  • 类稿

    十卷。明涂几(约1497前后在世)撰。涂几,字寸约,又字孟规,宜黄(今江西)人。生卒年均不详。志尚高古,隐居著述。尝学于李存,究心象山之学。弘治初(1488)拟进时事策十九篇,因疾不果。几工词赋,得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