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麻城县志

麻城县志

①十卷,清屈振奇修,周维秬撰。屈振奇,陕西洋县人,进士,官麻城知县。周维秬,字锡白,本县人,进士。县志毁于前明,清顺治初,县令郑知新得烬余数纸,补缀增益,迄未成书。继任王潞嘱王汝霖,继续编辑,未竣,屈振奇莅任,延周维秬等重定次第,康熙九年(1670)刻印。共十卷,分封域志、城社志、民物志、赋役志、秩官志、选举志、人才志、艺文志八纲。封域志始于春秋,终于明,无沿革一门,城池、县署、镇市、古迹等类,因无建置附入城社志,建置附封域,此志纲目轻重未明,故编次失序。学校所关至大,此则未列于纲而附城社志。风俗、物产不附封域,而与灾异、变乱同附民物志。人才所列子目,仕绩、逸行、流寓、孝子、列女、仙释,逸行至列女附人才志尚可,仕绩则应附选举志,仙释则应附外志,而此编均列于人才志,未恰当。此志因旧志散佚,无所依据,远稽近取,草创成书,使一县山川民物、田赋风俗借以流传。此志尚有抄本。② 二十八卷,清黄书绅、姜廷铭修,章学诚纂。黄书绅,字佩之,广东陆丰举人,官麻城知县。姜廷铭,山西保德州人,拔贡,继黄书绅知县事。章学诚,详见河北《永清县志》。康熙九年(1670)前令屈振奇修县志,一百二十年典章经制变更,土田户口增益,及官师名贤姓氏,亟待补辑。黄书绅官麻城知县五年,奉国史馆饬取各省、府、州、县新志,以备采择,延章学诚为总修。以康熙志编次未善,采其故实,变其体例,黄书绅去任,姜廷铭继之,于乾隆六十年(1795)成志刻印。此志一准史法,共二十八卷,二纪、八考、二表、一略、四列传、十传,卷末丛谈。二纪:一纪国朝大事,附蠲免、赈恤、征讨、祥异;一纪古大事,自三国至明末,附攻守、灾祥。八考:舆图考,附沿革、疆域、风俗、物产等类,山川考,附河湖、坡港等类,古迹考,附城濠、亭台等类,建置考,附城池、廨署等类,赋役考,祀典考,金石考,采碑碣钟磬,艺文考,分经史子集。二表:职官表、选举表。一略:政略,录自宋至清治绩师儒。四列传:录一至四自唐至清仕绩。十传:儒林、文苑、忠烈、孝行、义行、隐逸、艺术、仙释、流寓、列女。此志尽改前志体制,以史书为法。有纪有表有略有传,为志之创例。③ 五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郑庆华修,潘颐福纂。郑庆华,字观香,广西桂林人,举人,官麻城知县。潘颐福,字芝堂,湖北罗田县人,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按县志黄书绅于乾隆六十年(1795)续修,又近百年未修,郑庆华知县事,延潘颐福等重修。乾隆志所载仍载,康熙志所载而乾隆志所遗者,酌补,光绪二年(1876)刻印。《湖北通志》及《黄州府志》皆以志字为提纲,故此志变前志体例,将大事记改为大事志,舆图至艺文诸考,职官选举各表,俱改为志。政略至列女传改为人物志,以体现整齐划一。因咸丰同治间屡遭兵燹,效力殉难邑人甚多,故增兵事志一门。此书体例虽变,但所录事实,仍以前志为依据。方舆、建置二志,自舆图以至田赋各类,前志所载甚详,悉仍其旧,城乡、户口、关津、砦堡,近年增加,与垒次兴修,按区举报,核实补入。人物志,治绩、仕绩,以及忠孝节烈,据事登载,各以类从。艺文志,凡有关人心风化,采录颇多。其余各门皆删订厘正。此志较前志条理分明。

猜你喜欢

  • 法界次第初门

    三卷。隋代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法界次第初门》是智亲笔所作,撰此书的目的,一是、为读经寻论者示其名数,二是、为习佛教者知法门浅深次第,三是、为学习三观者晓其法名相义理。用现代

  • 仙居丛书第一集

    十二种,七十一卷。民国李镜渠编。李镜渠字秋禅,浙江仙居人。仙居地属台州,前人所编如《台州丛书》、《台州丛书续编》等丛书所收仙居人著述仅三种,李镜渠于是出其兰雪草堂所藏乡贤遗著孤本,又下力搜寻,汇辑成此

  • 西陲要路

    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字鹤皋,山西寿阳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编修。擢中允。大考降户部主事。嘉庆初由郎中监督宝泉局,以局库亏铜案发遣伊犁。未几赦还。卒于保定书院。祁韵士遣戍伊犁时,伊

  • 四书虚字讲义

    一卷。清丁守存撰。守存字心斋,山东日照(今同)人。官至广西布政使。是书首有何国琛序,大旨取四书中七十五个虚字,先引《尔雅》、《说文》、《玉篇》、《广韵》诸书,释其音义,继就行文之委曲变化,推阐其所用,

  • 心书

    一卷。旧本题汉诸葛亮撰。然考宋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见著录,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卷四兵家类著录“孔明《心书》一卷。”其书晚出之证明矣。或云陶宗仪《说郛》作《新书》,至明弘治间关西刘让锓之于木,始改名曰《心书

  • 复斋日记

    二卷。明许浩(约1488年前后在世)撰。许浩,字复斋,余姚人,生卒年均不详。官桐城县教谕。有《宋史阐幽》等著撰。《复斋日记》是记叙明初以来朝野事迹的笔记小说。书前有自序。书中诸如杨荣料敌、于谦治兵、汪

  • 江氏音学八种

    十三卷。清江有诰(?-1851年)撰。江有诰字晋三,号古愚。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恩贡生。一生无意仕进,杜门读书。曾概叹周秦以后,古音日失,便潜心音韵之学。始以顾炎武、江永、段玉裁之书为宗。初分

  • 列子张湛注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字弨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晚年更号抱经,浙东杭州人。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湖南学政。告老还乡后,历主江浙各书院。终身从事校勘工作,他所校勘

  • 卓光禄集

    三卷。明卓明卿撰。生平见《卓澄甫诗续集》条。明卿著有《卓氏藻林》,已著录。所著有《卓澄甫诗集》、《续集》、《北游稿》、《文集》、《三山游稿》诸编。其子卓尔康请曹子念裒合删定,编为此书,凡三卷。然其诗颇

  • 珍珠囊药性赋

    见《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