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府古篆汇选

韵府古篆汇选

五卷。清陈策撰。陈策字嘉谋,钱塘(今浙江余杭县)人。尚著《篆文纂要》。是书分韵依《洪武正韵》七十六部之数,上下平总为二十二部,上去各为二十二部,入声十部。每韵之下,以《说文》小篆为主,附以古文籀文钟鼎文正讹字。每字异体,依《说文》重文之例,附于本字之后。所引之字,《说文》之外,限于古文、籀文、钟鼎、正讹四类,范围未免狭隘。凡辑自周伯琦之《六书正讹》者,注明原篆出处。其余古籀钟鼎各字,均不注明出于某书某器。此书似祇足供摹印之用,于字之音体无所辨证,以之研究古字之形音义,殊无可取之处。是书有日本元禄十年(1698年)刊本,书前有元禄十年日本僧法昙及康熙壬子(1672年)项继甲、陈晋两序。

猜你喜欢

  • 孝慈堂书目

    不分卷。清王闻远撰。王闻远(1663-1741),字声宏,号莲泾,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酷喜藏书,此为私藏书目,分四部编排,计八十五类,其中经部十八类、史部三十三类、子部二十四类。所设类目有别于传统四

  • 东越儒林后传

    一卷。文苑后传一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寿祺字恭甫,一字苇仁,号左海,闽县(今福州市)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曾任国史馆总纂。该书为寿祺采辑清朝闽人行实而成。书中有陈迁鹤、雷鋐、

  • 孟有涯集

    十七卷。明孟洋(1483-1534)撰。孟洋,字望之,一字有涯,信阳(今河南信阳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除行人,选为监察御史。因劾张璁等下狱,谪桂林教授,迁汶上县知县,并升佥事参政,拜为

  • 金銮琐记

    一卷。高树(1848-?)撰。高树,字蔚然,别号珠岩山人。四川泸州人。光绪年间进士,官至锦州府知府。辛亥革命后,留京师。《金銮琐记》系仿成都胡延砚生《长安宫词》而作,凡为七言绝句一百三十一首,补遗六首

  • 四书则

    无卷数。明桑拱阳撰。拱阳字晖升,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元年(1633)举人。该书乃为举业而作,编次顺序为先《大学》、《中庸》,后《论语》、《孟子》,各有图说总论。取诸家讲章立说之不同

  • 节义录

    二卷。明谢杲撰。杲字青门,福建人。该书记闽中节义之士。凡明代事皆称昭代,或我兵我朝等。惟次序不明,且间有残缺。推其大旨,盖以城守之臣为上,死难之士次之,隐逸逃禅之士又次之,武臣为末。后有跋盛赞谢杲著书

  • 梵番满蒙汉五体合璧贤劫千佛号

    一卷。清高宗(1736-1795在位)御制。高宗为其帝号,年号是乾隆,姓爱新觉罗,字弘历。乾隆在位时期正值清朝处于“康乾盛世”。出于政治目的,乾隆帝御制此五体佛书。即一经五体佛书。其中梵番满蒙汉分别指

  • 四游稿

    六卷。明赵志皋(?-1601)撰。赵志皋,字汝迈,浙江兰溪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初官侍读,因忤张居正而谪官。后张居正没,官累至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懿。志皋著有《灵洞山房集》、《内阁奏疏稿》,

  • 东皋诗存

    四十八卷。清王之珩(生卒年不详)编。王之珩字楚白,如皋(今江苏如皋县)人。此集所录均为王之珩同邑人所作之诗。凡四十八卷。上自宋朝下迄于清,凡如皋籍诗人之诗尽悉录之。而每人必各详其字号、官爵。然观此集,

  • 稼民杂著

    三种,三卷。民国丁锡田撰。丁锡田字稼民,又字卓千,山东潍县人。生平喜史地之学。是书收书三种,有《后汉郡国令长考补》一卷,根据出土之碑碣等、补钱大听所撰之不足。《山东县名溯原》一卷,考命名本义。最末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