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二篇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二篇

(拓本)罗振玉(1866-1940)编次。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蕴、叔言,其后自号雪堂、永丰乡人、松翁,1866年生於江苏淮安,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故其著书恒题“上虞罗振玉”。学术上,在保存内阁大库明清史料、甲骨文字的考释与传播、敦煌文献的整理、汉魏木简、石经的整理研究、古明器的研究等方面多有贡献。此书专取吴兴徐鸿宝及罗氏自藏之石经集拓而成。计《周易》二石,四十八字。《尚书》二石,十八字。《鲁诗》二十六石,二百零五字。《仪礼》十二石,一百七十字。《礼记·王制》一石,二字。《春秋》八石,一百零五字。《公羊传》五石,二十三字。《论语》七石,三十字。《校记》二石,十三字。《后记》一石,二字。《急就章》一石,四字。不知经名的有四十二石,八十四字。魏石经有《尚书》之《尧典》一石,四字。《咎繇谟》七石,七十三字。皆品字式。《多士》一石,三十三字。《君奭》一石,二十四字,不知篇名的六石,三个字。《春秋经》有《闵公二年》一石,四字。《僖公十六年至十七年》一石,三字。《僖公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一石,七字。《文公十年至十一年》一石,三十一字。不知篇名的二石,九字。此外尚有不知经名的三石,四字;古文体一石,四字;古、篆两体二石,十八字。总计汉、魏石经六百七十四字。其中有与今本经文不同的。如《周易》之《贲·初九》“舍车而徒”,石经“车”作“舆”。《剥·六三》:“剥之无咎”,石经作“剥无咎”。《尚书·尧典》的“汝作秩宗”石经作“汝秩宗”;“三十徵庸”作“卅徵庸”。《鲁诗》之《邶风·终风》“虺虺其雷”,石经“雷”作“”,与《广雅·释天》同。《邶风·击鼓》“死生契阔”,石经“契”作“挈”。《经典释文》云:“契,本亦作挈。”与敦煌本毛诗同。《邶风·谷风》“我躬不阅”,石经作“我今不说”。《礼记·表记》郑注引作“我今不阅。”《周颂·良耜》“载筐及筥”,石经“筥”作“籧”。“其饟伊黍”,石经“饟”作“饷”。《礼记·郊特牲》注所引《诗》同。《仪礼·乡饮酒》“坐奠爵于篚”,石经无“爵”字,而郑注却说“今文无‘奠’。”胡承珙《仪礼古今文疏义》曰:“郑注当云‘今文无奠下爵’,传写脱‘下爵’二字。”其说与石经正合。又“篚”字石经作“匪”,与胡说亦合。又“遵者降席”,郑注:“今文‘遵’为‘僎’。”与石经合。又末行的“北面鼓”三字,乃是记文,由前一行的开头计数至此得二百余字,不应行次相连。由此可知《仪礼》经、传的章次古文、今文亦有差异。《春秋经·成公四年》“郑伯坚卒”,石经“坚”作“”,与《玉篇》合。只是《玉篇》误为“方”。《襄公二十九年》“郑公孙段”,石经“段”作“万”。其偏旁残缺,不知何字。魏石经,《尚书》之《君奭》,“天弗庸释”,古文借“泽”为“释”。而《多士》篇“罔不配天其泽”,古文“泽”作“”,可知石经古文“泽”有二体。又“先王勤家”,古文以“慬”为“勤”,与《古文四声韵》所引古《老子》“勤”字作“”相合。这些都是校经的重要根据。

猜你喜欢

  • 周礼聂氏音

    一卷。聂氏撰,清马国翰辑佚。聂氏不详何人,聂氏书隋唐志皆不著录,唯陆德明《经典释文》引之,盖早已亡佚。马国翰从《经典释文》中辑得聂氏音十条,其中《地官》七条,《春官》二条,《冬官》一条,裒为一卷,刻入

  • 婺贤文轨

    四卷。《拾遗》一卷。明戚雄编。戚雄字世英,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监察御使。戚雄以赵鹤所编《金华文统》弃取不当而编本书,乃取其乡先辈潘良贵、范浚、吕祖谦、陈亮、唐

  • 左传注解辨误

    二卷。明傅逊(见《左传属事》)撰。朱彝尊《经义考》卷二〇三著录该书作《春秋左传注解辨误》。有万历癸未自序。该书汇集了同郡陆贞山等人的观点,“创以己意”,以纠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之误。但主观臆见较多。

  •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

    十集。闰集一卷。清沈初等编。沈初(1732-1807),字云椒,平湖(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此目又称《浙江采进遗书总录》、《浙江采辑遗书总录》。乾隆三十七年(1772)政府始设“

  • 西伯戡黎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

  • 元城语录

    三卷,附行录一卷。北宋马永卿(生卒年不详)编。马永卿字大年,扬州(今属江苏)人,曾流寓铅山。据《广信府志》载,知其曾登大观三年(1109)进士。据所作《嫩真子》,知其曾官江都丞、淅川令、夏县令,又称曾

  • 读书丛说

    六卷。元许谦(1199-1266)撰。谦字益之,晚号白云老人,学者称白云先生。江浙省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谦自幼勤奋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延璠初,居东阳八华山讲学,从学者多至千余人

  • 汉魏石经残字校录

    (民国二十三年山东图书馆排印本)。屈万里撰。此书由山东图书馆所藏原石,以今隶传录而成。共一百二十五石。其中已见于上虞罗振玉集录的有十四石。此外皆三家集拓之本所未见。开封关葆谦《字谱》也未录。可与阿维越

  • 翰林志

    一卷。唐李肇撰。李肇,唐宪宗元和年间自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累官左司郎中。穆宗长庆年间,出为刺史。著《国史补》三卷,《经史释题》一卷。该书署衔“翰林学士、左补阙”,当在元和十四年(819)前后撰成。书前

  • 当湖文系初编

    二十八卷。清朱壬林(生卒年不详)撰。朱壬林,原名霞,字礼卿,号小云,浙江平湖(今嘉兴)人。嘉庆进士。官直隶清河道。此编于咸丰八年(1858)成书,梓未竣而卒,叙言、凡例均佚。此书以类为序、赋、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