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隆昌县志

隆昌县志

①十二卷,清黄文理纂修。黄文理,巴陵人,曾任隆昌县知县。隆昌县志创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其时县令钱振龙奉檄纂辑数条,附入郡志,仅二十四页。黄文理任县令后,认为旧志过于简陋,因修兹编而续之。《隆昌县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共十二卷,卷首为序、姓氏、凡例、城图、舆图。正文分为:卷一,星野、形胜、山川、沿革。卷二,疆域、城池、廨署。卷三,坛壝、祀典。卷四,坊表、里社、乡场、桥梁。卷五,田赋、户口、积贮、盐政、防讯。卷六,学校、庙制、礼乐、书籍、学额、书院、乡饮。卷七,驿递、铺递。卷八,秩官。卷九,选举、名宦、人物、忠孝、节义、隐逸、流寓。卷十,风俗、节序、土产、古迹、寺观、仙释、坟墓、祥异、杂记。卷十一至卷十二,艺文。此志搜遗辑坠,使一邑志乘益臻完备,其功不可没。然列目纷繁,有失伦次。且卷端太守以下载序六篇之多,率皆僚属标榜谀颂之词,读之令人生厌。② 四十二卷首一卷。清魏元燮、花映均修,觉罗国欢增修,晏祐增纂。觉罗国欢,曾任隆昌县知县。晏祐,进士,曾任平谷县知县。隆昌本富顺之隆桥驿,明隆庆年间始割荣、泸与富之地而成县。志乘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县令黄文理纂修后,乾隆三十二年(1767)县令朱云骏、道光三年(1823)县令张聘三、咸丰十一年(1861)县令花映均先后续修。兹编则为续咸丰志而作。《隆昌县志》同治元年(1862)刻本,此志名目次序,悉遵省城志局颁发纂修章程,毫无变易。凡乾隆四十年,以前,备录旧志,乾隆四十年以后事,皆一一增入。艺文门悉录旧志,新人新篇,非无佳作,然以其人见存,故避嫌不登。综观全书,文笔流畅,选材精审。木政、权政、土司、屯练、屯田、古帝王、故宫、僭窃、方技等类,以非隆昌县所有,故削而不载,亦为允当。尚有同治十三年(1874)晏祐增刻本。

猜你喜欢

  • 友竹草堂集

    十二卷。清蒋庆第(生卒不详)撰。蒋庆第,河北省玉田县人,字著生,咸丰进士,官章邱知县,是集有文集六卷,诗集二卷,随笔二卷,楹联一卷,趋庭录一卷。文集中卷一至二皆论文,上卷论历史人物,评说春秋及两宋人物

  • 四书识遗

    二卷。清程大中撰。程大中有《四书逸笺》,四库已著录。是书即《四书逸笺》的初名。大中所作别录凡十种,《四书识遗》为其中之一。所引诸说,大抵散见他书,旁搜而得。因非解经之正,故入别录。后改题名为《逸笺》,

  • 龙冈山人古文抄

    十卷。《紫藤花室骈文》四卷。清洪良品(?-1897)撰。洪良品字叙澄,号右臣,同治进士,官户科掌印给事中,生卒年及藉里失详。道光以后,清代治古文者,多师法桐城,以方苞,姚鼐为宗。桐城古文,律严制雅,但

  • 春秋析疑

    二卷。清刘景伯(详见《春秋提纲》)撰。该书是作者所著《枕经堂文集》中的一种。全书分上下二卷。原为十六卷,该书是其选本,共九十篇。不尽释《春秋》全经,只就其中的疑义分别分析,标经文为题目,间或在下面附注

  • 靖康缃素杂记

    简称《缃素杂记》,十卷。北宋末南宋初黄朝英(生卒年不详)撰。黄朝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生平事迹不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仅谓其为绍圣(1094-1908)后举子。其余皆不清楚。此书杂记经史、文化、

  • 海山仙馆藏真帖

    三十二卷。清潘仕成辑。潘仁成刻成《海山仙馆摹古帖》之后,又以所收墨迹刻成此《海山仙馆藏真帖》。初集、续集各十六卷。晋代书迹有王献之《舍同帖》、张茂先《神物出世帖》。《舍内帖》曾刻于《淳化阁贴》,所以唐

  • 尚书管窥

    四卷。清王汝谦撰。王汝谦字六吉,武陟县(今属河南省)人,清代学者,嘉庆时增生,著有《四书记悟》、《孟子论文》、《首过斋文集》等。王汝谦自言少时尝师从协用席先生,协用读文以古大家为宗,而尤精于《孟子》,

  • 安素轩石刻

    二十卷。清鲍漱芳(生卒年不详)辑。鲍漱芳,字席芬,生平籍贯不详。此石刻共收自唐迄明法书墨迹六十二种,其中唐八种、宋二十二种、元二十四种、明八种,皆依墨迹入石。每册皆以隶书“安素轩石刻”标目,下附“新安

  • 崇阳县志

    ①十卷,清高景之修,汪际炱纂。高景之,字星岩,山东胶州人,进士,官崇阳知县。邑志元以前无从考证。元代邑中隐士严士贞,撰《桃溪百咏》,将邑中乡宦乡贤、山川古迹、忠烈节孝、草木鸟兽、邑中事迹,分题载咏。明

  • 乐纬叶图徵

    不分卷。辑佚书,清黄奭辑。黄氏曾辑有《乐纬》凡十八条,此《乐纬叶图徵》凡五十三条。明孙珏《古微书》谓“叶图徵”之义,曰乐不叶则不可以徵,不可以徵则不可以图也。叶图徵大旨谓音律之道可以上合天象,下通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