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黄璘(详见《周易剩义》)撰。《尚书剩义》一书,其体例与璘所著另书《周易剩义》大致相同。璘认为经书之义,诸说有未备未当者,而己著书弥补之,故曰“剩义”。其书分条疏解经文,然无甚发明,大抵为讲章之
八卷。程传本义、吕祖谦音训合刻本,清光绪刊本。篇首题作“光绪己丑十月户部公刊于江南书局”,末有祝凤喈咸丰六年(1856)跋。跋云:欲观宋儒易学之大全,莫如将程传本义合刻,而附以吕祖谦之音训及启蒙刊行之
见《万氏家钞济世良方》。
无卷数。清张希良撰。希良字石虹,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工诗文、明古学,曾督学浙江,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侍郎;还著有《宋史删》、《格物内外编》、《宝宸堂集》等。张希良认为“
十卷(元尚居校刊本)。清严可均(1762-1843)撰。可均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研究文字音韵之学,著有《说文声类》《说文校议》及《铁桥漫稿》,并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唐石经
十六卷。明胡粹中撰。粹中名由,以字行。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永乐中为楚王府右长史,博通经史。粹中病明初修《元史》详于世祖以前攻战之事,而略于成宗以下治平之迹,因撰此书。全书为编年体,起自世祖至元十三年
七卷。清许珩撰。许珩字楚生,江苏仪征人,诸生。工古、今体诗。《同治续纂杨州府志》有传。是书针对《周礼》之郑(玄)注贾(公彦)疏,提出疑问,阐明己见。书首有江藩序,颇有赞美之辞。卷一至卷七依次为:《序官
十二卷。旧本题明屠隆(1542-1605)编。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著有《篇海类编》。此书皆历代尺牍。书内纂错百出,《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必为
二十卷。明沈一中(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沈一中字长孺,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布政使。著有《梅园集》。是集凡二十卷,诗赋八卷,杂文十二卷。有人评价说“其诗
一卷。清王韬(详见《春秋朔闰日至考》)撰。该书是作者所著《弢园经学辑存》中的一种,为旅居海外时所作。厘为十二篇,卷末附《宣公七年六月癸卯朔日食图》、《日食五表》。大旨以中西日月对勘,推求春秋时的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