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长宁县志

长宁县志

十卷,清李绍膺、吴觐光修,金试重修,谢仲坑纂,楚元士续增修,邓风续纂。金试,江南休宁(安徽休宁县)人,贡生,雍正九年(1731)知县。谢仲坑,广东阳春人,解元,雍正六年(1728)任教谕。民国三年(1914)因以江西、四川二省县名重复,改称新丰县。雍正间,修天下志,广东重修通志,檄征志稿于郡县,知县李绍膺与谢仲坑修辑,谢仲坑以纪述为底本,始成初编。吴觐光继任,以原稿相商,甫事点窜,即卸任。金试为知县,敦促修改。谢仲坑以两载之考据为考据。以十一州县闻睹为闻睹,体裁间参诸家,节目悉遵通志例。乾隆二十一年(1756)楚无士披阅县志,仅抄墨肆本而从未发刻,遂付剞劂,删繁冗,补缺略,不逾月书成。《长宁县志》雍正九年(1731)刻本。全书共十卷,分:卷一疆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学校志,卷五职官志,卷六选举志,卷七人物志,卷八风土志,卷九事物志,卷十艺文志。此志参考嘉靖杨鸣载《惠州府志》及新修通志、府志、《韶州志》等,参考卷案,纂辑而成。其名宦列传,本县官师及院宪之功在长宁者,已入省郡志中不再传。赋役盐铁悉遵《赋役全书》。今考长宁县,诸志皆不存,独赖此志。

十二卷,清曹秉让修,杨庚纂。曹秉让,曾任长宁县知县。杨庚,江安人,博学多才。长宁县志,旧有明嘉靖间县令吴师朱所纂钞本,经兵燹散佚无存。清康熙间,叙郡志中有长宁县志一卷,乃因旧志略加增损,又一百二十年而未修。曹秉让莅任,见百余年文献,多不可稽,因请邑人杨庚为主纂,设局修志,取旧志为蓝本,增以近百年新事,遂成新志。《长宁县志》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序、例、图考、星野、沿革、疆域、形胜。卷二,山川、风俗、物产、关隘、津梁、城池。卷三,公署、学校、祠祀。卷四,坊表、兵防、赋役。卷五,职官。卷六,选举。卷七,人物。卷八至卷十,艺文。卷十一,景致、寺观、仙释、丘墓。卷十二,古迹、祥异、外纪。此志体裁无差谬,文笔亦甚雅致,众人手笔,斐然可观。尚有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 宛委别藏

    一百六十种,一千七百卷。清阮元(1764-1849)编辑。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江苏仪征(今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嘉庆、道光年间,历任户、兵、工部侍郎,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云贵总督。后为

  • 正韵汇编

    四卷。明周嘉栋(生卒年不详)撰。嘉栋字隆之,黄州(今湖北黄冈)人。万历己丑(1589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取《洪武正韵》按偏旁分为八十部,所分各部与部中所列各字,均以笔画多少为序。每字之下仍各注

  • 乐平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孙尔修修,黄华壁等纂。孙尔修,字菊才,江苏金匮(今属无锡县)人,副贡出身,官兵马司副指挥,道光二年(1822)任乐平知县,后奉调署南丰,道光五年(1825)再任。纂者除黄君

  • 推春秋日食法

    一卷。清施彦士(详见《春秋朔闰表发覆》)撰。该表据嘉兴人徐发所订天元历理,推断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日食共三十四次。该书收入作者所著《求己堂八种》中,有道光十二年(1832)刊本。

  • 方言疏证补

    一卷。清王念孙撰。王念孙生平见“广雅疏证”。是书旨在补注戴震《方言疏证》,间亦订正卢文弨、丁杰两家之说。前列戴氏疏证,后附按语。全书起自卷一“党”条,终于“允”条,计补二十条。为王氏未竟之稿。1925

  • 伤寒大白

    四卷。清秦之桢(生卒年不详)撰。秦之桢字皇士,云间(今上海松江)人。秦氏秉承家学,以医闻名于当时。对仲景之《伤寒论》颇有研究。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书中不以经分篇,而以见证分类,每类先论一

  • 小学纂注

    六卷。清高愈(详见《高注周礼》)撰。是书将陈选旧注略加删订,后附《总论》及《朱子年谱》。《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阴符经注

    ①一卷。南宋唐淳撰。唐淳,号金陵道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撰有《阴符经注》一书流传于世。《阴符经注》,全称《黄帝阴符经注》。学者研究注释《阴符经》,始于唐而盛于宋。唐宋注释《阴符经》者多家,各家从不同角度

  • 于谦全传

    见《于少保萃忠全传》。

  • 论语谯氏注

    一卷。晋谯周(201-270)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西南)人。晋著名史学家。初仕蜀,后入晋,官至散骑常侍。《蜀志》称其耽古笃学,研精六经,尤善《书》、《礼》。凡所著述,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