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楼子

金楼子

六卷。南朝时梁萧绎(508-554)撰。萧绎字世诚,小自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514)封湘东王,历任会稽太守、侍中、江州刺史、荆州刺史。侯景之乱中,受密诏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以讨侯景。但他拥兵观望,专力对付其他争夺帝位的诸王。侯景之乱后,即位于江陵,称梁元帝。萧绎有文才,工书画,但为人极虚伪而残暴。今存诗一百一十多首,赋九篇。著作有《周易讲疏》、《内典博要》、《孝德传》、《荆南志》、《汉书注》等三百多卷,皆亡,今仅存《古今同姓名录》、《金楼子》六卷等。《隋书·经籍志》著有集五十二卷,又有小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梁元帝集》。《金楼子》是萧绎的代表作。据《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记载,《金楼子》其目为二十卷,晁公武《读书志》谓十五卷,可知宋以前该书尚无缺佚。至宋濂《诸子辨》、胡应麟《九流绪论》所列子部,皆不及此书,知明初渐已淹晦,遂渐散亡。马骕撰《绎史》,广搜博采,亦谓未见传本,仅从他书摭采数条。明朝修《永乐大典》,所据为元至正间刊本。”验其序目,均为完备,惟所列仅十四篇,与晁公武十五篇之数不合”。《永乐大典》本诠次无法,割裂破碎,有的甚至非一篇而误合在一起。清修《四库全书》,重新参考互订,厘为六卷。该书内容丰富,“古今见闻事迹,治忽贞邪”,无所不载。而且附以议论,劝戒兼资,后世将其列为杂家。这部书的文献价值也极高。南朝时,许多周秦时著作尚未亡佚,《金楼子》多处征引,如许由之父名,兄弟七人,十九而隐,成汤凡有七号之类,皆他书所未见,可用以补校他书。该书也有许多缺点,如文辞古奥,晦涩难懂,间有许多不经之言,这也瑕不掩瑜。现存《金楼子》的主要版本有:元至正间刊本,《知不足斋丛书》本,《说郛》本一卷,《子书百种》本,《龙威秘书》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博兴县志

    ①八卷。清万云修,迟龙宾纂。万云,辽阳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二年(1673)任博兴知县。迟龙宾,邑儒学训导。万云任博兴知县,正逢奉檄普修郡邑之志,万云即从事修辑,邀集邑中荐绅耆硕,聘用迟龙宾为编辑,广为

  • 宋金元诗选

    六卷。清吴翌凤(1742-1819)编辑。吴翌凤,字伊仲,号杖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庆诸生。少寓陶氏东斋,攻读史书,工诗文。有《吴梅村诗集笺注》、《与稽楼丛稿》、《唐诗选》、《怀旧集》、《印须集

  • 礼论钞略

    一卷。南朝齐荀万秋(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荀万秋,字元宝,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宋孝武初为晋陵太守,入齐,官御史中丞。附见《南史·荀伯子传》。《隋书·经籍志》《礼论要钞》十卷,下云“梁有齐御

  • 春秋左氏五十凡

    一卷。清段玉裁撰。详见《春秋左氏古经》条。

  • 永绥厅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董鸿勋纂修。董鸿勋,详见光绪《古文坪厅志》。《永绥厅志》宣统元年(1909)刻本,为三十卷,首一卷。首有新旧序例、纪事、目录。正文分为八门。依次为天文门,为目三,曰星野、气候、灾祥。

  • 四声通解

    二卷。朝鲜崔世珍撰。世珍(约1473-1542)字公瑞,朝鲜忠清北道槐山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士,官同知中枢事。尚著《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训蒙字会》等。崔氏著述对朝鲜文的普及发展

  • 蒲县续志

    清托克托欢修,曹和钧、罗良桂纂。托克托欢,满洲镶白旗人。由翻译生员考授工部笔帖式,同治三年(1864)任知县。《蒲县续志》光绪六年(1880)刻本。全书篇幅不多,亦不分卷,版式书体与巫本无异,通篇所续

  • 毛诗礼征

    十卷。清包世荣撰。世荣字季怀,安徽泾县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元年举人,拣选知县。据其从父兄世臣序称:“季怀殁后,检其遗书,有致友人书云:‘学诗八年,自谓有得,奋然欲述《诗礼原郑》一书,今编次粗就,殊不足

  • 释大

    八篇。清王念孙撰。王氏生平见“广雅疏证”。《释大》一书专释字之有大义者,故名《释大》。释“大”之词,《尔雅》收三十九字、《小尔雅》收六字、《广雅》收五十八字、《毛诗传义类》收五十字、《拾雅》收九十字。

  • 学古堂日记·周易二种

    无卷数。清顾树声、许克勤撰。学古堂为苏州书院名,刊有学古堂日记若干卷。此周易一种即载其中。其一为顾树声撰。顾树声字九皋,元和人。日记只十则,其说以郑氏为宗,但支离破碎、谬误之处不少。如解“直方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