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冬心先生集

金冬心先生集

十四卷。清金农(1687-1763)撰。金农,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受业于何焯,并与丁敬等相交。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就而返。好游历,客扬州最久。善诗、古文,精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书法朴厚;楷书自创一格,有隶意,号称“漆书”。亦能篆刻,得秦汉法。五十岁后始作画,写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俱造意新奇,笔墨朴质,别开蹊径。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冬心先生杂著》等。尤癖于古,收储金古之文,不下千卷。中岁游齐鲁燕赵,秦晋楚粤间,遍览其山水佳胜,故其诗倍饶生趣,意气飞扬,曾手编其诗四卷,于雍正间刻于广陵。因取崔国辅“寂寥抱冬心”之语,以自号,遂以氏其集。自序云:“鄙意所好,常在玉溪天随之意。玉溪赏其窈眇之音,而清艳不乏;天随标其幽遐之旨,而异衍为多。然宁必规玉溪,而范天随哉?予之诗不玉溪,不天随,即玉溪,即天随耳。”可见其在诗歌艺术上有意学习李商隐和陆龟蒙二人风格。但他诗中的苦硬清峭,又有些与宋代黄庭坚相近。总之,其诗宗法各家,得山水之助,善于创造富于蕴涵的情境。杂著则陈鸿寿曾刊行,皆其题“画佛、画竹、画梅、画马、自画像”赞及碑铭,风趣横生,超妙清旷。盖其书画,本以奇逸自喜,故文之风格亦相类似。是集凡冬心先生集四卷、续一卷、三体诗一卷、自变曲一卷、杂著一卷、随笔一卷、拾遗一卷、为杭州丁丙所汇刊,于同治七年(1868)印行。为金农集最足之本,然不如四卷本之精。盖其一则出自手编,于不经意之作,得失可以自知;一则出自后人汇刊,难于割爱,难免精芜并存。不过对于研究作者全貌,也可提供较完整的资料。有同治七年(1868)丁氏汇刻《西冷五布衣集》本。

猜你喜欢

  • 易象数钩深图

    三卷。清张文炳撰。张文炳字明德,绛州人。康熙中以实录馆供事议叙,授高唐州州判,终于泗州知州。近代胥吏能著书的,只有张文炳和泰安的聂鈫。该编称以成氏《五经讲义》为蓝本而作,没有著其名。通志堂所刻的经解都

  • 李文贞公年谱

    二卷。清李清植(1690-1744)编。清植字立侯,福建安溪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系谱主之孙。谱主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康熙九年(1670年

  • 易增注

    六卷。清张汝捷撰。张汝捷桂阳人。生卒年不详。此书为作者穷一生精力研究周易的成果。书中只取晋王弼、宋程子、明来知德三家易注,增补其义,但对他们的优缺点没有阐发。故论者认为此书“虽所补不无繁而可删,华而寡

  • 中州金石记

    五卷。清毕沅撰。毕沅,详见《关中金石记》条。此书为毕沅任河南巡抚时期所著。书前有洪亮吉序一篇,洪在序中称此书“搜罗靡遗,殆称观止”。但是本书疏漏太多,洪言未免推崇过甚。此书有姚元之校本。

  • 可经堂集

    十二卷。明徐石麒(1578-1645)撰。徐石麒,初名文治,字宝摩,号虞求。浙江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乾隆年间赐谥忠懿。著有《可经堂集》。该集凡十二卷。共分十五类,包括疏、诗

  • 觉颠冥斋内言

    四卷。清唐才常(1867-1900)撰。唐才常字佛尘。湖南浏阳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曾任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的时务学堂分教习。1900年哥老会运动兴起时,唐才常积极参与,谋划起兵,被捕入狱,

  • 梨洲遗著汇刊

    三十三种,六十六卷。明末清初黄宗羲(详见《易学象数论》)撰,薛凤昌辑。黄宗羲著述甚多,清《四库全书》即著录多种。但《梨洲遗著汇刊》并非其全集,如著录于《四库全书》的《易学象数论》、《深衣考》等都未收入

  • 涉江诗选

    七卷。明潘之恒(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潘之恒著有《黄海》等。之恒初以文词受知于汪道昆、王世贞。既而赴公车不得志,渡江历浔阳(今江西九江)、湖北武昌,从公安袁宏道兄弟游。宏道称其出汪、王之门而能不入

  • 狎鸥子摘稿

    一卷。明吴崇节(约1579前后在世)撰。吴崇节,字介甫,江西弋阳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三年(1564)进士,官武冈知县,罢归。著有《古史要评》。是集乃其为湖南武冈县知县罢归后所作。前有《狎鸥亭赋》及

  • 切韵求蒙

    一卷。清梁僧宝撰。梁氏本名思问,字伯乞,号寒白退士,顺德(今广东顺德县)人。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精音韵学,尚著《四声韵谱》十六卷。二书相辅而行,是阅读《广韵》的参考书。《切韵求蒙》是表现中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