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打油歌等十三种

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打油歌等十三种

十三卷。不著编者姓氏。此编合《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杂咏》、《新增》及《续增都门杂咏》、《芝兰室都门新竹枝词初集》、《都门虫语》、《都门赘语》、《都门打油歌》、《都门纪变三十首绝句》、《京华百二竹枝词》、《京华慷慨竹枝词》、《京都新竹枝词》等十三种各一卷。《都门竹枝词》一卷,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撰人名氏时代皆未著明。自序谓补杨米人所作之遗,凡米人已作者不复见,分为街市、服用、时尚、候选、考试、教馆、胥吏、内眷、观剧十类。类各十首,共百首,既以胥吏、内眷,近于言公事谈闺阁,乃删此二类,只余八十首。此都门竹枝篇什别行之最早者,又有别本一种,则于街市类多二首,时尚类多一首,并补加街市标题。《草珠一串》一卷,原亦名《京都竹枝词百八首》,满洲得与撰。得与号硕享,辉发那喇氏,自序谓:“嘉庆十九年(1814)新夏,友人持《京都竹枝词八十首》见示,不知出自谁手,大半证刺时人时事未寓箴规,匪独有伤忠厚之心,且恐蹈诽谤之罪。立秋后五日,芸窗静坐,忽闻满院蕉声,筚户虽开,不见同人履迹。潇潇细雨,空余北海之心;勃勃诗情,敢效东施之态。因人及物,共得百有八章,集腋成裘,真乃一言以蔽,名之曰《草珠一串》。”结尾不署姓名和年月,所为诗分为总起四首、文武各官十首、兵丁六首、商贾十首、妇女、风俗各八首、时尚六首、饮食八首、市井十八首、名胜、游览各十四首、总结二首。诗意有必须解释者,则为注明。本编为各竹枝中最善之本。《都门杂咏》、《新增都门杂咏》、《续增都门杂咏》各一卷,皆附著于《都门纪略》中。《芝兰室都门新竹枝词初集》一卷,不著撰人。别据廉浦氏《石门闲咏》自序,知为蒙古巴朗氏旌额里,号廉浦者所作。原序谓自同治六年(1867)至八年(1869)共作都门新竹枝词三百二十首。今仅得初集,系刻于同治六年(1867)之本。分市井、闺阁、歌谣、文士、衣饰、游赏、洋药、和尚、捐输、风俗十门,诗八十首。中有阙损。则同治六年(1867)以后至八年(1869),所作尚有二百余首,必有续集可知。《都门虫语》,签题《春明杂咏》一卷,醉春山房主人少山撰。光绪三年(1877)刊于驻萍轩,分科名、仕宦、风俗、翰墨、古迹、闺阁、时尚、技艺、词场九门,诗六十五首。《都门赘语》一卷,寿光韩又黎撰。其门人吴东山家儒为之校订,略加注释。光绪六年(1880)刊于斫佳山房,分古迹、街坊、游览、时风四门,共诗二百首。述意尾声一首,言皆雅正。前后有王敝弁言、吴家儒跋。《都门打油歌》不分卷。光绪二十年(1894)抄本,不著撰人,共诗六十一首,不分门类。《都门纪变三十首绝句》一卷,长白敦崇撰。敦崇有《燕京岁时记》。此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秋冬间,都门事变纪实之作。《京华百二竹枝词》一卷,宣统元年(1909)兰陵忧患生撰《遇园杂著》之一,不具姓名,仅著其校阅弟子刘凯夔、萧秉清名籍,诗计一百二十首,每首皆有注释。《京华慷慨竹枝词》一卷,宣统二年(1910)吾庐儒撰。共诗一百首,皆有标题。《京都新竹枝词》一卷,民国二年(1913)石印本,撰者皆无真实姓名,如子虚、谌墅、逸云、湛园、百里等分撰,老羞校印,共诗一百四十九首,间有标题注释。以上竹枝打油体诗十三种,内别行十种,描写皇居风土,较各地记载乡俗之书为重。其劝善规恶,不失诗家温柔敦厚之道。词句清婉,俗而不厌,其他不露真实名姓,淫靡其辞,有伤道德诸作,假以附庸而已。有嘉庆至民国刻本、铅印本、石印本、抄本。

猜你喜欢

  •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有人认为是南宋孙奕(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宋史·艺文志》载有许奕《九经直音》九卷,许奕当是孙奕之误(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此书为蒙童读本,内

  • 易史象解

    二卷。明林允昌撰。允昌字为磐,号素庵,福建晋江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该书取《易》象大义而各寻史实以配之,每卦为一解。《自序》称其本程传、朱义、诚斋、紫溪之说,而参以己见。但实际上

  • 平定交南录

    一卷。明邱浚撰。邱浚,字仲深,谥号文庄,琼山(今海南琼山)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著有《大学衍义补》。《平定交南录》是新城侯张辅子侄请

  • 清流摘镜

    六卷。明吴岳辑。吴岳号大樗山人,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清流摘镜》专记东林党人被难事迹,卷一为党祸根源,卷二为党祸发端,卷三为特旨处分,卷四为特疏纠弹,卷五为守正诸臣,卷六为建祠诸臣。是书著于崇祯元年(

  • 承启堂稿

    二十九卷。明钱薇(1502-1544)撰。钱薇,字懋垣,一作懋薇,号海若,浙江海盐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事迹具详《明史》本传。著有《承启堂稿》。本书是其门

  • 陶诗汇注

    四卷。清吴瞻泰撰。吴瞻泰字东岩,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陶潜诗注汇集,共四卷,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首卷载宋吴仁杰、王质二家年谱,末卷附诗话百余条。集中诗注则采宋代汤汉、元代刘履、明代

  • 中庸俟

    二卷。清陈运熔(详见《大学俟》)撰。是书以《章句》第一章为首章,第二章为第一章,又并第三第四第五章为第三章,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章为第四章,又以“诚者自成”至“纯亦不已本”为第二章。凡《章句》三

  • 越缦堂诗话

    三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生平详见《白华绛柎阁诗集》辞目。是书论诗不标榜宗派,认为学诗之道必不能专一家限一代,凡规矩模拟者,必其才力薄弱,中无真诣。主张内有所蓄,同时广泛向前人学习

  • 五莲山志

    十卷。清释海霆撰。海霆,号惊龙,山东诸城五莲山僧。《五莲山志》清刻本,为十卷。分为:卷一,峰峦泉石与寺殿楼阁。卷二,缘起宗派、世系、本山住持、开山大师本传、诸师本传像赞、客寓护法、物产、庄田。卷三至卷

  • 泾林集

    八卷。明周复俊(1496-1574)撰。周复俊生平详见《东吴名贤集》条。是集又名《六梅馆集》。凡八卷。诗三卷、杂文五卷。为其孙周玄暐所编。集中之诗皆有杨慎评语。据集后周玄暐跋称:“盖慎戍云南之时,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