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逸茜阁遗诗

逸茜阁遗诗

清多敏(生卒年不详)撰。多敏,字惠如,满洲人,姓喜塔腊氏,嫁长白冯佳氏。夫名松椿,由部曹官至漕运总督。多敏随夫出游,途经山西、山东、江南名胜之地,多有题咏,而集中所载寥寥。统观全集,多为作者病中所吟。其《绿水亭晚坐》诗云:“返照衔暮山,景色何平远。坐眺爱幽林,寒禽独归晚。”大有初唐古意。《春日有感》句云:“眉痕纤月影,病意小桃花。”《春闺慢兴》诗云:“天凉如水屋如舟,炉药烟青袅散愁。为折晓花频早起,自怜病骨强支秋。随风落叶初辞树,待月疏帘怯上钩。闻道楞严堪愈疾,细拈贝叶写蝇头。”《微山湖夜泊》诗句云:“自怜病骨禁宵坐,最怕春寒袭梦醒。”《高邮道中》句云:“药炉谙病骨,经卷忏愁心。”《清宴堂》句云:“遗病围书坐,噙香对菊吟。”《春日有感》句云:“久病渐谙方药好,怀人偏得旅书迟。”其古体,如《题钩弋夫人小印歌》、《香冢》二首,笔力太显薄弱。其《咏柳絮》诗云:“东风轻糁五铢衣,枨触池塘旧事非。瘦影正如春影薄,好花偏作雪花飞。几分别绪牵愁易,一缕吟魂入梦微。”此诗颇近王士祯风格。该书前有刘可毅序。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精刊本。

猜你喜欢

  • 论学制备忘记

    一卷。清段玉裁(1735-1815)撰。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至京师,师事戴震,后任巫山县知县,以父老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著书三十余年,著有《六书音韵表》、《古文尚书撰异》、《

  • 燕山丛录

    二十二卷。明徐昌祚(约1602年前后在世)撰。徐昌祚,字伯昌,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曾为刑部官。徐昌祚因辑《太常寺志》,得以征各州县志,因采其所记,成《燕山丛录》二十二卷。这部书是作者官刑部时所作,记

  • 南江札记

    四卷。清邵晋涵(1743-1796)撰。邵晋涵生平事迹详见《尔雅正义》。邵晋涵曾充四库馆纂修官,史部之书,多由其最后校定,提要亦多出其手。后授翰林院编修,仍纂校《四库全书》。前后任职史馆十余年,对经史

  • 西湖名胜

    一卷,附普陀名胜。清佚名撰。《西湖名胜》传钞本,为一卷,后则附有普陀名胜。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浙省司道议议定将皇帝南巡临幸之处,分部经管,随时修缮。兹篇则将各名胜之分管详述。其谓内行宫,嘉松分

  • 故宫方志目

    一卷,附录一卷,索引一卷。江瀚编。江瀚(约1857-1935),字叔海,福建长汀人,宣统中官河南布政使。此为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存府州县志目录。当时清内阁所藏方志多移管于北平图书馆,但清史馆购收者则移藏

  • 毛雅

    即《毛诗传义类》,见“毛诗传义类”。

  • 运筹纲目

    八卷。决胜纲目 十卷。明叶梦熊撰。梦熊字南兆,归善(今广东惠阳)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己丑年(1529)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事迹附见《明史》卷二百二十八《魏学曾传》。此书乃其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三

  • 三唐传国编年

    五卷。清吴非撰。非初名筵,字山宾,又字新立,贵池(今属安徽)人。著有《三唐传国编年》、《楚汉帝月表》、《廿一史异同考》等。非撰该书,以后唐继唐,又以南唐续后唐,记四主三姓,皆以唐予之,故曰“三唐传国”

  • 藏春集

    六卷。元刘秉忠(1216-1274)撰。刘秉忠字仲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上人。辅弼忽必烈建立元朝,制定各种制度。据《元史》本传,集本十卷。今明刻本佚其杂文四卷,唯存六卷。

  • 亭林先生同志赠言

    一卷。明末清初顾炎武(1613-1682)著,沈岱瞻(生卒年均不详)辑。沈岱瞻字瞻,淞南(今属江苏)人,约康熙时人。顾炎武死后,当时知识分子群体中以王猷定、顾有孝、陆圻、王锡阐、吴任臣、戴笠等21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