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雅

通雅

五十二卷。明方以智撰。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鹿起,又号曼公,安徽桐城人。少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人称四公子,驰名文苑。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入清为僧,更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药地,人称药地和尚。博学多识,于天文、地理、历史、生物、医药等均有研究,尤精于名物训诂、文字音韵之学。尚著《切韵声原》二卷、《正叶韵》二卷等。《通雅》成书后,初由何印尼、徐仲光刊是书十分之二,康熙五年(1666年)姚文燮为之刊竟。光绪六年(1880年)桐城方氏重刊。姚文燮本卷端有姚文燮及明钱澄序各一篇、方以智自序二篇。钱澄序方氏重刊本无。是书据“凡例”言乃万历七年(1579年)以前完成。方以智自序云:“期于通达,免徇拘鄙之误,又免为奇僻所惑,不揣愚琐,名曰《通雅》。”故《通雅》之“通”乃“通达”之谓。其书虽名曰“雅”,但并非补正《尔雅》之作,乃考证名物、象数、训诂、音声的作品,涉及范围十分广泛。首附有五篇论文,曰:《音义杂论》、《读书类略》、《小学大略》、《诗说》、《文章薪火》。前三篇论文字训诂之学,后二篇论诗文创作。另有《疑始》一篇,专论古篆古音,凡二卷。正文之后尚附《切韵声原》论声韵之学,《脉考》、《古方解》论医药之学,各一卷。正文略同于《尔雅》而大为增广,凡十九大类,每大类包括若干子目,即①《释诂》,分“缀集”、“古隽”、“謰语”、“重言”四子目;②《天文》,分“释天”、“历测”、“阴阳”、“月令”、“农时”五子目;③《地舆》,分“方域”、“水注”、“地名异音”、“九州建都考”、“释地”五子目;④《身体》;⑤《称谓》;⑥《姓名》,分“姓氏”、“人名”、“同姓名”、“鬼神”四子目:⑦《官制》,分“仕进”、“爵禄”、“文职”、“武职”、“兵政”五子目;⑧《事制》,分“田赋”、“货贿”、“刑法”三子目;⑨《礼仪》;⑩《乐曲乐舞》附以“乐器”;⑾《器用》,分“书札”、“碑帖”、“金石”、“书法”、“装潢”、“纸墨”、“笔砚”、“印章”、“古器”、“杂器”、“卤簿”、“戎器”、“车类戏具”十三子目;⑿《衣服》,分“彩服”、“佩饰”、“布帛”、“彩色”四子目;⒀《宫室》;⒁《饮食》;⒂《算数》;⒃《植物》,分“草竹”、“苇木”、“谷”、“蔬”四子目;⒄《动物》,分“鸟”、“兽”、“虫”三子目;⒅《金石》;⒆《谚原》。《通雅》内容较《尔雅》、《广雅》广泛丰富,分目亦较《尔雅》、《广雅》细致。是一部兼包文字音韵之学,内容分类又近似类书的规模宏大的著作;不过作者意在辨释名物,故征引以广其义,并非专事汇辑资料以便寻检,因此和类书是不同的。是书辨证词语训诂,以经史为本,旁及诸子百家、志书、诗赋小说,以及谣谚俗语,范围十分广泛;引文大多注明出处;训释语词意义时,往往交待何人曾予辨析,并折衷判断前人之说;且往往对语词意义的发展变化予以考辨。《通雅》内容丰富,体例严谨,洵宏篇巨制也。作者认为“草木鸟兽之名,最难考究”,必须“通晓方言,方能核之”(《通雅·凡例》)。因此,是书对方言俗语相当重视,所谓“引据古今,旁稽谣俗,博而通之”(《姚文燮序》),《释诂》篇中“謰语”、“重言”二子目及《谚原》篇搜辑方俗语词颇多,这在《尔雅》系著作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进步。《通雅》考据之精核、资料之丰赡,向受学者高度评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明之中叶,以博洽著者称杨慎,而陈耀文起而与争,然慎好伪说以售欺,耀文好蔓引以求胜。次则焦箓,亦喜考证,而习与李贽游,动辄牵缀佛书,伤于芜杂。惟以智崛起崇祯中,考据精核,迥出其上。”本书保存了丰富的古汉语词汇,确“可为多识之助、考订之资”,如《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郑注以下皆以“执”为“执守”之“执”,《通雅》谓“执”即“艺”字,义为乐,此解可备一说;又如《礼记·士昏礼》:“日入三商为昏。”贾公彦曰:“商谓商量。”《通雅》谓“三商”即“三刻”,此句方得确诂。《通雅》有姚文燮刻本及桐城方氏重刊本等。

猜你喜欢

  • 六书浅说

    一卷。见《说文浅说》。

  • 芝坛集

    二卷。清张鹏翼(1633-1715)撰。张鹏翼,字蜚子,晚号警庵,福建连城人。贡生,幼好学,塾师教以作文取科第,学益进,平居自治严整,锐志学问。集中诗文皆以讲学为宗,体格多近于语录。该书《四库全书总目

  • 博雅音

    十卷。隋曹宪音释。曹宪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仕隋为秘书学士,聚徒教授凡数百人,公卿多从之游。精小学,曾奉炀帝命与人同撰《桂苑珠丛》,以规定文字。又注《广雅》并为音解,学者推其该洽。贞观中拜朝散大

  • 魏石经春秋残字

    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清马国翰辑。按,《隋志》有三字石经《春秋》三卷的记载,其注又有梁有十二卷的记载。《唐志》则有三字石经《左传》古篆十二卷的记载。国翰认为《唐志》标题多出于臆测。但据王国维所考,

  • 三教问答一册

    不分卷。美国人泰西·杜步西(1845-1910)撰。杜步西是美国南长老会教士。1872年来华,先后在杭州、苏州传教。著有《“姑苏”——江苏的省会》(1899)等书。此书是作者宣扬基督教的一部传道之作。

  • 张北湖年谱

    一卷。清张京颜编。京颜、清中时人,系谱主之子。谱主张朝晋(1672-1754),字莘皋,号北湖,浙江海宁人,诸生,四十岁后即不应试。平生研究理学,最推崇张履祥。曾刊印《杨园言行见闻录》,又搜编杨园未刻

  • 古人几部

    六卷。清陈允衡撰。陈允衡字伯玑,南昌(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曾选编明人诗集数十余种,作《诗慰丛书》。明人陆叔度著《古人几部》一书,记载古代成大功、定大策者。陈允衡以为,古人亦有功成而身死,名立而毁

  • 池北偶谈

    二十六卷。清王士祯(见《古欢录》)撰。因士祯有书数千卷庋置宅西一池之北,故取白居易“池北书库”之意,以名此书。又因书库旁有石帆亭,常与宾客聚谈亭中,由儿辈纪录整理,编次而成是书,故亦名《石帆亭纪谈》。

  • 琴思楼词

    一卷。清易顺豫(生卒年不详。约为清同、光至民初间人)撰。顺豫字叔由,湖南汉寿人。其生平事迹不见经传。该词集收录九十首,续补一首。其词始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迄于光绪二十九(1903)。卷首为易顺

  • 秦汉文钞

    十二卷。明冯有翼(生卒年不详)编。冯有翼字君卿,浙江杭州人。此书前后无序跋,不知刊于何时。其版式则万历以后之坊本。凡秦文二卷、西汉文五卷、东汉文三卷。冠以《楚辞》惟录《卜居》《渔父》二篇,题为秦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