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退学录

退学录

二卷。清叶大庄撰。叶大庄生平事迹详见《丧服经传补疏》。此书正题《退学录》,副题《偕寒堂校书记》。为杂校古籍、明其训诂之作。全书二卷,凡分《穆天子传》三十条,《大戴礼》十八条,《国语》四十四条,《六韬》二十四条,《孙子》十九条,《司马法》十九条,《尸子》十五条,《牟子》十五条,《韩诗外传》三十一条,《琴操》十条。叶大庄有《大戴礼审议》一书,此书又有《大戴礼》十八条,为补《大戴礼审议》之不足。书中虽校释琐碎,但可取者甚多。《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谓其书“虽不能如孙诒让《札迻》之精密,较洪颐煊之《读书丛录》,未易轩轾(不分高低优劣)也”。今有《写经斋全集》本。

猜你喜欢

  • 渐斋诗草

    二卷。明赵汉撰。赵汉字鸿逵,平湖(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参政。工于诗。《渐斋诗草》刻于嘉靖乙卯,(1555)年。人评:“其诗学江西,尔时为别调。然而风格

  • 周易经传训解

    二卷。宋蔡渊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父蔡元定,弟蔡沈并为宋世大儒。蔡氏父子俱为宋熹门人,然渊之学实出于家学,故《宋元学案》卷六二《西山蔡氏学案》标“西山家学”,良是。朱彝尊《经义

  • 宋文钞

    不分卷。明查志隆(约1574前后在世)编。查志隆字鸣治,海宁(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山东布政司左参政。本书仅从《宋文鉴》等书摘录而成,收而不能赅,别裁又不精审,无甚

  • 续高僧传

    三十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续高僧传》,亦称《唐高僧传》。佛教传记体史书。因本书是继慧皎的《高僧传》而作,故题书名为《续高僧传》。书初成于贞观十九年(645),其所

  • 陕州直隶州续志

    十卷,首一卷。黄璟修,庆增、李本和纂。黄璟,广东南海县,籍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监生,光绪十八年(1892)以祥符县知事来署州事。庆增字余青,汉军镶黄旗人,国子监典簿。李本和,顺天通州(今北京

  • 人海记

    二卷。清查慎行(详见《周易玩辞集解》)撰。该书为笔记小说,记载明代及清初的朝野遗事、里巷传闻、风物景观等,内容颇杂。有些内容系转录前人之书,标明出处,如《长安客话》、杨士聪《玉堂荟记》、冯梦龙《快雪堂

  • 离骚正义

    一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后得赦。官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论文提倡义法,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

  • 残本湖陵江氏集

    五卷。清江八斗(生卒年不详)编。江八斗,字四达,号纯夫,江西贵溪县人。其始祖公荣,宋建炎间官弋阳,迁居於贵溪湖陵,故世称湖陵江氏。其后仕宦颇盛。故八斗辑其先世诗文,分体编辑,以成此集。八斗之作亦载入其

  • 梅里志

    十八卷。清杨谦纂、李富孙补辑、余弼续补。杨谦,字未孩。嘉庆五年(1800),郡守伊小尹师以郡志久未纂修,延邑人士共事编辑。聘李富孙、李文朴分纂之,时设局于鸳湖书院,朝夕商榷。得悉杨文朴先人杨谦纂有《梅

  • 唐景教碑颂正诠

    一卷。葡萄牙人阳玛诺(?-1659)撰。阳玛诺有《十诫直诠经世金书》,已著录。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后来又称也里可温教,唐贞观九年(635)传入我国。建中二年(781),长安景教徒宁恕等立一石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