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详解九章算法

详解九章算法

十二卷。宋杨辉(生卒年不详)撰。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据陈几先为杨辉《日用算法》撰跋称他能“以廉饬己,以儒饰吏”可知杨辉曾当过地方官员,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他结合自己的工作,搜集和阅读大量的数学著作,进行研究,从1261年至1275年先后编成数学书五种二十一卷,即《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日用算法》二卷(1262),《乘除通变本末》三卷(1274),《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二卷(1275),《续古摘奇算法》二卷(1275)。《详解九章算法》现传本为宜稼堂丛书本,已非全帙,且编排错乱。据杨辉自序可知这书乃取《九章算术》中的八十问进行详解,除《九章》九卷外,增添三卷:一卷是图,一卷讲乘除算法,一卷是纂类。现据当代中算史家严敦杰对十二卷次序排比的订正,将该书内容介绍如下:卷首,图。这些原图现已失传,据卷五少广章:“立草在《九章》卷首布置图内”,可知这是为方便演草而设计的图。卷一乘除。该卷已失传。据《算法通变本末》卷上:“《详解九章算法》第一卷有乘除,立问一十三题,专说乘除。”卷二为方田章第一,原卷已佚。卷三是粟米章第二,原卷已佚,《永乐大典》卷一六三四三算法十四异乘同除内引杨辉《详解》两题当是此卷佚文。卷四衰分章第三,原卷已佚。《永乐大典》卷一六三四三算法十四保存了这卷残存的十一题。卷五少广章第四,全卷现保存在《永乐大典》卷一六三四三算法十五之内,除《九章》二十四问之外,杨辉又补了开三乘方一题,同时还引录了贾宪的“开方作法本源”图以及该图的构造方法为“增乘方求廉法草”。卷六商功章第五,传本存十三题,缺十五题。卷七均输章第六,传本缺一题。卷八盈不足第七。卷九方程章第八,传本缺四题。卷十勾股章第九,卷末纂类。纂类即把《九章》二百四十六题按“以法问浅深,资次类章”的要求重新编排分类,其分类的项目是:乘除,分率(乘除应用题),合率(合分法应用题),互换(比例题),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在每一类中,杨辉由总的算法演绎出不同的具体方法,又由具体方法推出相应的习题。例如方程类依次给出方程、损益、分子、正负四法,其中方程为干,其余三法为枝,由干生枝;又如勾股类三十八问,分为二十一种方法,其最基本形式为勾股定理,由此演出各种复杂的勾股问题解法。显然杨辉这种“因法推类”是一种演绎思想。《详解》的体例分为三项:1.解题,先把题问的道理讲清楚,交代题问的性质及内容,解释题意、名词和术语,对题目加以评论,进行文字校勘等。2.细草,包括图解和算草,图中不仅有“题图”,而且有“法图”,“以图参法,取用可知”,生动直观的插图,为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算草则先列“法曰”,后才演草。法是一般性方法,草是解答本题的演草。3.比类,即在各种解法之后给出该法所适用的若干性质相近的题目。杨辉自序说:“僭比类题以通俗务。”其应用较突出的是商功章,通过方亭、方锥、鳖臑、刍童等题比类得出各种垛积公式,形成独特的垛积术。杨辉对于算法的研究十分重视,在序言中他写道:“题有分者,随通之;母不同者,齐子并之;田不匠者,折并直之;数皆求者,互乘换之;差等除实,别而衰之;错糅为问,正负入之;勾股旁要,开方除之;节题匿积,演段取之。”杨辉称:“此算法之尽理也。”对当时的各种算法作了详尽的概括。在书中杨辉还对许多古代数学典籍广泛引证,为后世保存了许多数学史料。该书对普及《九章算术》,弘扬中算古法起到一定作用。明吴敬就是在此书影响下写出了《九章算法比类大全》的。明顾应祥《勾股算术》(1533),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都引用了杨辉的算法。当代中算史家李俨的《宋杨辉算书考》(载《中算史论丛第二集》)、严敦杰的《宋杨辉算书考》(载《宋元数学史论文集》)对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术》作出了独到的考证研究。《详解》的版本有《宜稼堂丛书》本(残存本)。

猜你喜欢

  • 范文正公奏议

    二卷;书牍一卷;范忠宣公奏议二卷,明范惟一编。范惟一是范仲淹的第十六世孙,曾任湖广按察司佥事。该书卷首题有朱希周、孙承恩、文征明、陆师道同校,前后无序跋,只在文正奏议前有韩琦的旧序一篇。清代康熙年间由

  • 昼帘绪论

    一卷。宋胡太初撰。胡太初,天台(今属浙江)人。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太初舅陶某出任香溪知县,太初著县令居官之道十五篇以赠。淳珰十二年(1252),胡太初知处州,次年,又得原稿,遂屡版刻书,发放属

  • 宿迁县志

    十九卷。清李德溥修,方骏谟纂。李德溥,字伯泉,号湘浦,河南监漳人。咸丰八年(1858)举人,同治四年进士,九年知宿迁县事,十一年复任。著有《蛾木斋诗文集》、《宦海一勺》等。方骏谟,字元徵,一字耐余,清

  • 勾股矩测解原

    二卷。清黄百家(生卒年不详)撰。黄百家字主一,浙江余姚人,清初中算家黄宗羲(1610-1695)之子,著有《筹算》。《勾股矩测解原》是注释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表度说》(1614),收入《四库全书》中。

  • 留台奏议

    二十卷。朱吾弼、李云鹄、萧如松、孙居相同编。朱吾弼,事迹见《朱子奏议》。李云鹄,字黄羽,内乡人。万历壬辰(1592)进士。萧如松,字鹤侣,内江人。孙居相,字伯辅,沁水(今属山西)人。万历壬辰进士,皆官

  • 积斋集

    五卷。元程端学(1280-1336)撰。端学字时叙,号积斋。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累官国子助教,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另著有《春秋三传辨疑》。“端学之说《春秋》,勇于信心,而轻于疑古,颇不免偏执胶固之弊。

  • 癖好堂收藏金石书目

    一卷。清凌霞撰。凌霞,字子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有《天隐堂文录》等著作。本书著录其所收藏金石书共400余种,撰为目录一卷。其中收录的未刻稿本,如严可均《平津馆金石萃编》、刘菁藜《金石续录》、诸竣《

  • 古今韵会举要

    三十卷。元熊忠撰。忠字子中,亦昭武(今福建邵武县)人,为黄公绍馆客。忠惜《韵会》“编帙浩瀚,四方学士不能遍览”,故删其注说之繁重,并增其韵字之遗漏,别为《韵会举要》,书成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是

  • 碧川文选

    四卷。明杨守址(1436-1512)撰。杨守址,字维立,号碧川,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进尚书。守址博极群书,以乃兄守陈为师,学行相等

  • 明德堂文集

    二十六卷。明吕维祺(1587-1641)撰。吕维祺,字介孺,号豫石。河南新安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擢吏部主事。著有《四体约言》等。其生平不求以文章名世,然所论建多朴实,非空谈经济之流。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