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辑。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幼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8年入上海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1907年起,与罗振玉同在学部任职。辛亥革命后,随罗振玉避居日本京都,开始古文字研究。1916年回国,在上海英人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任教授。1922年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信导师。1925年至北京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著述宏富,成就甚多,能开风气之先。在小学方面其主要著作有《殷墟书契考》、《流沙坠简考释》、《说文练习笔记》、《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两周金石文韵读》、《观古堂金文考释五种》、《联绵字谱》以及此编等。其全部著作共六十二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的有四十二种,字书和史迹考证的短篇汇编为《观堂集林》和《观堂别集》。是书为补足王念孙《说文谐声谱》的残稿而作。按王念孙分古韵为二十一部,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其《说文谐声谱》系以二十一部谱《说文》的九千余字,相传阮元曾拟刊行,但绝无印本流传。王氏所补者是罗振玉所藏初稿,仅《说文》第一篇,然则第二篇以下至第十四篇皆由王氏所补。考王念孙《古韵谱》有二十一部与二十二部之异,《经义述闻》所述为21部,而其《答丁道久书》及许瀚《与张畊书》则言二十二部。陆宗达《王石臞先生〈韵谱〉〈合韵谱〉跋》谓王念孙“治古韵始分二十一部,晚岁虚怀孔(广森)说(冬部独立)又成二十二部”。然王氏补其《谐声谱》仍取二十一部之说,未能采其晚年之说。是书辑入《王忠悫公遗书》二集。

猜你喜欢

  • 经解指要

    二十卷。清陶大眉(生卒年不详)撰。大眉字有苏,号又坡,湖北广济(今广济县)人,陶起庠之父。涵濡经籍,规模先儒,以明经官安州教谕。训迪后学,必先行后文。曾构筑讲堂以教诸生,题楹联:“方寸不能除隐疚,案头

  • 蓬窗日录

    八卷。明陈全之(生卒年不详)撰。陈全之字粹仲,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进士。此书共八卷,分世务、寰宇、诗谈、事纪四门,每门各二卷。其中世务一门,多有可采之处,对时事等多有议论。其寰宇一门,则多采

  • 客方言

    十二卷。罗翙云撰。翙云字蔼其,广东兴宁人。是编卷首冠以共和十一年(1922年)章炳麟序及作者自序。次为总目。卷中分释词、释言、释亲属、释形体、释宫室、释饮食、释服用、释天、释地、释草木、释鱼虫、释鸟兽

  • 周易滴露集

    无卷数。清张完臣撰。张完臣字良哉,平原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该书都只训释文句,不涉及象数。其大旨以朱子《本义》为主,又增加了诸家之说,对于吴琏的《订疑》、蔡清的《蒙引》、姚舜牧的《疑问》所引

  • 注疏考证

    六卷。清齐召南(1703-1768)撰。召南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今天台县)人。幼称神童。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授庶吉士,再大考,为一等一名,授内阁学士,累官至礼部侍郎,坐罪削职。所著还有

  • 诗音

    十五卷。清高澍然(生卒年不详)撰。澍然字雨农,福建光泽(今福建光泽)人。嘉庆七年(1802)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好古文辞。著有《春秋释经》十二卷、《论语私记》二卷、《诗音》十五卷。是书分平上去十卷、入

  • 艾纳山房集

    五卷。清王九龄(?-1709年)撰。王九龄,字子武,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年不详。王顼龄之弟,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九龄为人恬静有雅量,其诗才思富艳,辞采飞扬。此

  • 椒丘文集

    三十四卷。明何乔新(1427-1502)撰。何乔新,字廷秀,一字天苗,号椒丘。江西广昌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南京礼部主事,后改刑部主事,历广东司郎中。成化四年(1468)迁福建副使,再迁湖广

  • 春秋属辞会义残本

    一卷。清陈用光(1768-1835)撰。用光字砚士,一字实思,江西新城(今江西黎川)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由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曾师事姚鼐,著有《衲披录》、《太乙舟诗文集》及《春秋属辞会义》。

  • 全吴纪略

    一卷。明杨廷枢(?-1645)撰。杨廷枢字维斗,江苏长洲(今苏州吴县)人。崇祯庚午(1630年)乡试第一,为复社成员。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苏州,犹服明衣冠,拒不剃发,巡抚土国宝执而三谕之,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