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聊城县志

聊城县志

①四卷。何一杰纂修。何一杰号彦修,陕西泾阳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任聊城知县。按聊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知县韩子廉。此志为二修,上距韩志已七十余年,时代屡经变迁,如户口赋税之消长,疆域、风俗之变迁,皆急须重新纂修。何一杰掌聊城后,乃博采籍传,以旧志为依据,载者因之,未载者补之,历时一年而成新志。《聊城县志》康熙二年(1663)刻本。此志基本上仅是增补旧志,内容较简陋。然每志之前,附有小序,言及有关沿革、利病或涉及政务,便于读者使用。②十二卷,首一卷。清陈庆蕃修,叶锡麟、靳维熙纂。陈庆蕃,监生出身,宣统二年(1910)任聊城县知县。叶锡麟,举人出身,邑人。靳维熙字约斋,邑人,光绪十四年(1888)优贡,肄业尚志堂,以文学而知名。很受山东巡抚张曜赏识,奏保教职。二十年(1894)夏,署莒州学正,课士循循善诱,并兼日照县教谕训导,文风大振,科第盛极一时,关城阳书院官课,得士尤多。科举废后,设校士馆,高等小学堂,历任馆长、堂长,不久调升沂州府中学监督,兼任莒州统计处总办。《山东通志》莒、日、沂三地采访员。1911年归里。邑志自康熙二年知县何一杰重修后,已二百年未有续者,中经兵燹,新学输入,叶锡麟续辑志稿若干卷,未成而卒。陈庆蕃莅位后,正值清朝廷锐意变法,力行新政,省城设局修通志,檄各州、县重修邑乘,以资参考。陈庆蕃乃延靳维熙负责编选,依照旧志,仿通志体例,历时数月,遂成新志。《聊城县志》宣统二年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方域志,卷二建置志,卷三田赋志,卷四学校志,卷五典礼志,卷六职官志,卷七选举志,卷八人物志,卷九列女志,卷十艺文志,卷十一通纪,卷十二杂缀。书后附耆献文征五卷。卷首有序、目录。此志基本承袭旧志而作,无大增损。虽较旧志加详,然仍是简略不备。其中以人物志与艺文志搜罗最富,人物增列五十余人,艺文志所收诗文太多,尚觉繁冗。

猜你喜欢

  • 汉魏石经考

    三篇 清刘传莹撰。传莹字椒云,汉阳(今湖北汉阳县)人。此书是传莹同乡黄元吉根据传莹孙子的藏稿付印的。书分三篇,共十三目。前有光绪十二年黄元吉,光绪十年姚晋圻两人的序,后有光绪十年田明昶的跋。上篇考汉石

  • 赠言小集

    一卷。不著编辑者名氏,皆题画之作。末有旧跋,称元季诗文之盛,惟玉山唱酬诸家最称风雅。赠言之集,昔寓金陵邵氏,见其藏本,为帙颇多。甲申兵燹之后,遂不复见。适从孙青选留心搜秘,略备数种。惜仅十之二三。考其

  • 古今画品

    见《古画品录》。

  • 大易通解

    十五卷,附录一卷。清魏荔彤撰。魏荔彤字念庭,直隶柏乡(今河北柏乡)人。大学士魏裔介之子。以诸生循资入为内阁中书,历官凤阳同知,漳州知府,江常镇道兼署江苏按察使。为政有声,因忤大吏去官,寓居苏州。雍正四

  • 澹余轩集

    八卷。清孙光祀(约1670前后在世)撰。孙光祀,字怍庭,号溯玉,历城(山东济南)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著有《澹余轩集》。是集为孙光祀诗文别集。凡八卷,其中文七卷,诗

  • 八刘唐人诗集

    八卷。清刘云份(生卒年不详)编纂。刘云份淮阴(今江苏淮阴县)人。此集为唐诗合集。共八卷。集前,有康熙四十二年(1703)李翰照序。据称刘云份曾有《十三唐人诗》,又辑为此本。此集专选唐代诗人中刘姓八家之

  • 顺治过江

    见《新世弘勋》。

  • 四圣一心录

    六卷。明钱一本(1539-1617)撰。钱一本,详见《像象管见》条。该书在《像抄》的基础上,又舍数而言理。其言理,舍天而言人;其言人,又舍事而言心;推而至于性命。体例近乎语录,论说又多支离。如谓许由让

  • 我师录

    一卷。清代成孺撰。此书与作者所著《国朝师儒论略》体例大致相同,只是《论略》仅论及清代儒家,而本书论及上至尧舜、周文王、武王等。全书宗旨仍是调合朱陆二派学说的,调停之主要观点为:“立教”当以程朱学派为宗

  • 四书考

    ① 二十八卷。四书考异一卷。明陈仁锡撰。陈仁锡详《系辞十篇书》条。此书是在薛应旗《四书人物考》的基础上扩充而成,卷首有《考异》一卷,载四书字句异同,如“惟”之作“维”,“贡”之作“赣”等等。《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