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翻译御制朋党论

翻译御制朋党论

清世宗宪皇帝御撰。书成于雍正二年(1725年)六月初一,刊为专本颁行。卷末有当时臣下跋语,不著名氏。据国朝(清)宫史书籍门著录有《御制朋党论》一部,注言称“世宗宪皇帝(雍正)御制论一篇,以大公至正为归,斥欧阳修之说,而正之以《周易》、《论语》之义。训谕臣工,消除朋党锢习。雍正三年(当是二年)刊成,颁乐天下。”“朋党”二字起于《史记·蔡泽传》,宋欧阳修作《朋党论》,清世宗在《御制朋党论》中,根据《论语》“君子不党,大《易》涣群元吉”之义,斥其(欧阳修)君子有朋之说,认为文人掉弄笔舌,但求骋其才识,每至字理伤道而不恤。结论是希望满汉文武大小诸臣,合为一心,共结忠悃,与君同其好恶之公。全书仅有一千六百余字,翻译皆用旧语,脉络神理不及乾隆以后新语书籍条理清晰。此书有清内府刻本。

猜你喜欢

  • 金汤十二筹

    八卷。明李盘撰。李盘字小有,江苏扬州人。此书以十二筹为名,《四库提要》云今本所存八筹,阙四筹。此书别本题作“李长科”。《扬州府志·艺文志》载李盘《残本金汤十二筹》八卷,注云“即李长科也”(王重民《中国

  • 道德会元

    二卷。宋末元初李道纯(详见《中和集》)撰。据《万卷堂书目》著录有李道纯《道德经注释》三卷,今无所见。《道德会元》约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原题为:“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述”。此书卷首有

  • 读段注说文解字日记

    一卷。清冯世征(生卒年不详)撰。世征字伯渊,吴县(今属江苏)人,附贡生。是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审慎地考订段注之失误,补正其所未安;一方面严正地反驳诸家对段氏的肆意攻击,为

  • 潼川府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张松孙纂修。张松孙,长洲人,曾任潼川府知府。考潼川,晋属梓潼郡,刘宋为新城郡,梁曰新州,隋为梓州,宋为梓州路,重和元年,改潼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降府为州。清雍正十二年(173

  • 偶存草堂集

    六卷。清林之茜(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林之茜字素园,山东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林之茜寓居孝感,工诗,著有《偶存草堂集》。是集凡六卷。前有杨梦琬序。其诗取法在中唐、南宋之间,虽较清丽,然摹拟之痕颇

  • 虚字说

    一卷。清袁仁林撰。仁林字振千,陕西三原人。其人出处无可考。据其自序云书于东渠小学,其后王氏跋云《虚字之说》,吾师振千先生,为予小子辈说书而作,则袁氏为教师,此书为方便教学而作也。书前有康熙四十九年(1

  • 读经志疑

    一卷。清末韩晋昌撰。晋昌字西侯,山东潍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卷首有王文藻序,称其“笃嗜经学,博稽而能断。”据卷中之论,当非虚言。如解《尚书·武成》“血流漂杵”,考《国语》《六韬》《吕氏春秋》《

  • 智囊

    二十八卷。明冯梦龙(1547-1646)撰。冯梦龙,字犹龙,一字耳犹,又自号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子、墨憨斋主人、龙子犹,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和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在崇祯

  • 新元史

    二百五十七卷。近人柯绍忞(1850-1933)撰。绍忞字凤荪,又名蓼园,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清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等职。1914年任清史馆总纂,

  • 师郑堂经说

    三卷。孙雄撰。孙雄有《读经救国论》六卷,详见《读经救国论》条。《师郑堂经说》篇首录俞樾手札,次为自叙。孙雄少时即治经学,持书诵习于清代经学家俞曲园(樾)、黄元同(以周)的门下。此书编辑的都是年轻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