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

三十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续高僧传》,亦称《唐高僧传》。佛教传记体史书。因本书是继慧皎的《高僧传》而作,故题书名为《续高僧传》。书初成于贞观十九年(645),其所载实止于麟德二年(665)。道宣早就心怀著述一部僧传的愿望,他以为梁慧皎《高僧传》所记梁代高僧过少,需要作补辑工作,于是便着手准备。正如道宣自序所说:“或博咨先达,或取讯行人,或即目舒之,或讨仇集传。南北国史,附见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举其器略”。广征博引,著录成书。内容从北魏(后魏、东魏)、南齐、梁(后梁)、北齐、北周、陈、隋至唐麟德年间。正传写高僧西百九十八人,附见二百二十九人。因此书是作于国家统一时期,故在地域上体现了南北高僧平等入卷的地位,弥补了慧皎偏重南朝的缺欠。在体例上,效仿慧皎《高僧传》,仍分有十科,但每科之后只有论而没有赞,又改科名《神通》为《感通》,《亡身》为《遗身》,《诵经》为《读经》,合《经师》、《唱导》为《杂科》,另增《护法》一科。本传还打破了梁《高僧传》不著录生存的人这一条原则,而把一些当时仍在世且有名望的僧人编写立传,如慧净(卷三)、慧休(卷十五)、法冲(卷二十五)等。此传十科分别是:一、译经(四卷),记载梁至唐代重要翻译家,其中汉僧所占比例相当大。意味中国佛教已有了自己能直接从事翻译的专家。二、义解(十一卷),其中包括各宗派的佛教大师及其撰述。三、习禅(六卷),内载有禅宗、天台宗、三阶教的一些开宗人物,是研究这些宗派建立及学说演进的重要文献。四、明律(三卷),其中有许多是四分律宗先驱者的传记。五、护法(二卷),六、感通(二卷)。七、遗身(一卷)。八、读诵(一卷)。九、兴福(一卷)。十、杂科(一卷)。《续高僧传》对于研究中古时期的宗教、哲学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它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梁武帝曾打算自兼白衣僧正,管理僧众,后因智藏强烈抗议,才打消了这一念头(见卷五《智藏传》)。这是汉族中统治者要把政教权合二为一的特殊记载。又如洪偃为陈文帝接待齐使崔子武(卷七),道宠为魏收、邢之才之师(卷七),法雅组织僧军,帮助唐高祖作战(卷二十四《智实传》)均可以和正史相互参考,具有订正史实之作用。此书不足之处有,一、把一个人前后写成两个人。如《佛陀禅师传》见载卷十六,卷二《菩提流支传》中又附见有《佛陀扇多传》。二、有的年代有出入。三、收载在世高僧和续补内容显得不协调,缺少及时更正。四、也存在补续不全等漏补现象。五、附见中某高僧的一般介绍,当续补立为专传时,仍保存不变,以致重复。但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佛教传世的重要文献之一。现有版本分别载于宋、元、明、清藏经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高僧传合集》,《续高僧传》全文被收载于《合集》之中。

猜你喜欢

  • 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

    见《七国春秋平话后集》。

  • 西康建省记

    三卷,民国傅嵩炢编,傅嵩炢字华峄。其诸生时随川督赵尔丰西征,不数年游擢至驻藏大臣。《西康建省记》民国元年(1912)铅印本。全书三卷,首载为西康全省舆图序;第二为建省记序;第三为宋育形序;第四为凡例;

  • 韶舞九成乐补

    一卷。元余载撰。载身世无考,唯据其进书原序,自称三山布衣,前福州路儒学录。又据其门人朱模进《乐通韶舞补略序》,知载为元仁宗天历时人,其字曰大车,以养亲辞官,笃行授徒。是书仅文渊阁书目著录,世无传本,唯

  • 谢文庄公集

    六卷。明谢一夔(约1460年前后在世)撰。一夔字大韶,又字襄虞。江西新建人。生卒不详。天顺四年(1460)一甲第一人。授翰林修撰,升左春坊左谕德,进翰林院学士、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此编

  • 寿山堂易说

    无卷数。唐吕严撰。此书即《吕子易说》,其篇目内容已见于《吕子易说》中。但此本首列吕子自叙及许承宣序,无曾燠序。书末则有崇芳跋,云:“同治丙寅,寓济南趵突泉道院中,见楼下庋板片甚多,问主者,乃前任东阿县

  • 崇百药斋文集

    清陆继辂(1772-1834)撰。陆继辂,字祁孙,一字修平,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嘉庆举人,官至贵溪知县。著有《崇百药斋文集》。陆继辂长于诗赋,李兆洛称其“温情多风,如其为人”。是集为陆继辂诗、词、文

  • 聊斋文集

    三卷。《词集》一卷。清蒲松龄(1629-1715)撰。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蒲松龄十九岁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试皆列第一,中秀才后则科场不利,始终未

  • 医方大成

    见《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 襄平先生幽愤录

    八卷。明末佟卜年(生卒年不详)撰。卜年字八百,辽宁辽阳人,进士出身,官至登莱监军佥事。按卜年为杜茂等人所诬,私通建州,被罪制裁,遂作此书以现己意。由募兵事引起,牵扯上层官僚之间隙,造成冤案。该书包括自

  • 古本大学辑解

    二卷。清杨亶骅撰。亶骅字铁帆,山西晋州(今河北晋县)人。是书首有亶骅自序,称世传《大学》,皆本于朱门之书,非孔门原书。王阳明著《大学或问》申发阐明古本,义旨精当。毛先舒的《格物说》出,格致之义才开始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