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经释例

礼经释例

十三卷。清凌廷堪(1755——1809)撰。廷堪字次仲,号仲子,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1790)年进士,官至宁国府教授。事迹具《清史稿》本传。书首有凌氏自序,大抵言礼经之例于治经很重要,凌氏积十余年之功,数易其稿,乃成是书。凌氏将礼经之例分为八类,即通例、饮食之例、宾客之例、射例、变例、祭例、器服之例、杂例。书凡十三卷,卷一为通例上,自“凡迎宾,主人敌者于大门外,主人尊者于大门内”至“凡君与臣行礼,皆不送”;卷二为通例下,自“凡接受之礼,同面者谓之并授受”至“凡设席南乡北乡,于神则西上,于人则东上;东乡西乡,于神则南上,于人则北上”;卷三为饮食之例上,自“凡主人进宾之酒谓之献”至“凡献工与笙于阶上”;卷四为饮食之例中,自“凡一人举觯为旅酬”始至“凡燕礼使宰夫为主人,食礼,公自为主人”;卷五为饮食之例下,自“凡醴皆设木四,用笾豆”至附《仪礼释牲》上下二篇;卷六为宾客之例,自“凡宾至使人郊劳”至附《觐义》一篇;卷七为射例,自“凡射皆三次”至附《射礼数获即古算位说》一篇;卷八为变例,自“凡始卒”至附《封建尊尊者考》一篇;卷九为祭例上,自“凡士祭尸九饭“至”凡祭尸不就洗,别设槃待之’;卷十为祭例下,自“凡傧尸之礼”至附《诗·楚茨考》;卷十一为器服之例上,自“凡所以冯者曰几”至“凡取失之器曰福,饮不胜之器曰丰”;卷十二为器服之例下,自“凡衣与冠同包”至附《论语狐裘黄裳说》;卷十三为杂例,自“凡乡饮乡射明日息司正,略如饮酒之礼‘至“凡冠于称庙,薨于寝”。《仪礼》一书向称难读,凌氏独能荟萃仪节,条分缕析,理其端绪,考其异同,审其差别,观其会通,皆以例释之,若网在纲,如衣挈领,分类附丽,清世治《仪礼》者无与堪比。有《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南川稿

    十二卷。明陶谐(1474-1546)撰。陶谐,字世和,号南川,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嘉靖初累迁兵部左侍郎,总督两广军务。著有《南川稿》、《陶庄敏集

  • 仪礼训解

    十七卷。清王士让撰。士让,福建安溪(今属福建)人,官至蕲州通判。书首有官献瑶、吴绂、张源义、张寿祺诸人序。张寿祺序称:“先生治《仪礼》故具稿,至是又益之,后六易稿,成,编曰《仪礼训解》”,足见王氏用力

  • 邹子

    一卷。作者不详。《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此书,唐马总《意林》及宋《太平御览》引其书目。关于《邹子》的成书年代,书中没有明确记载。考《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有《邹子》、《邹子终始》二书

  • 蔡可泉集

    十五卷。明蔡克廉(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克廉,字道卿,晋江(今福建厦门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户部尚书。著有《可泉集》。是集为蔡克廉诗文集。凡十五卷。其文每篇之前俱注明时间

  • 西藏志

    不分卷,佚名纂修。《西藏志》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宁刻本。全书不分卷,分三十五目,为:事迹,疆圉、山川、寺庙、天时、物产、岁节、纪年、风俗、衣冠、饮食、婚嫁、夫妇、生育、丧葬、医药、占卜、礼仪、宴

  • 周易张氏集解

    一卷。辑佚书,晋张璿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张璿不见《晋书》,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知其为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人,官至东晋秘书郎参著作。《经典释文》云此书十二卷,《七志》作十卷。

  • 读史漫录

    十四卷,明于慎行(1545-1607)撰。于慎行,字可远,更字无垢。山东东阿(今山东阳谷县)人,隆庆戊辰(1568年)进士。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因弹劾张居正夺情,引病辞官,张居正去世后,又

  • 觉世雅言

    八卷。话本小说选集,不知编选者何人。所选篇章七篇出自冯梦龙“三言”,一篇为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原载,但用的是《今古奇观》题目,可知选自《今古奇观》。故亦可推知成书在《今古奇观》之后。选文不像《今古奇

  • 璿玑图诗读法

    一卷。明康万民(生卒年不详)撰。康万民字无沴,武功(今陕西)人。苏蕙织锦回文,古今传为佳话。刘勰《文心雕龙》称回文所兴,道原为始,则齐、梁之际,尚未见其图,此图及唐则天皇后序,均莫知所从来。考晋书《列

  • 勤斋集

    八卷。元萧(1241-1318)撰。字维斗。奉元(今属陕西)人。累官集贤学士,国子祭酒。《元史》本传称其:“制行甚高,真履实践。其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指远。”卒后诗文多佚。顺帝至正四年